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连接传统与现代,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晓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奔腾而来的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精神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做好黄河沿线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讲好“黄河故事”,关键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加快建立完善黄河文化遗产台账,做到“心中有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黄河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应深入开展文化遗产调查,摸清黄河流域现有文化遗产总量及分布情况,在厘清黄河文化开发、利用、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形成并定期更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明确不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级。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建设黄河文化遗产档案馆、黄河文化数字博物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作为公共文化资源项目对公众免费开放。黄河沿线分布着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区,应建立东中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继续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不断壮大黄河非遗的传承队伍。

夯实沿黄地区非遗研究力量,做到“胸中有道”。当前,应加快整合黄河文化相关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创新研究平台,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比如,可在一些高等院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建设,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教学科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特色课程,综合展示黄河流域在传统工艺、传统音乐等领域的文化成就,推动其融入现实生活。可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黄河非遗传承体验中心,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不断增强人们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让黄河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

把丰沛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做到“手里有劲”。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特别是黄河沿线的非遗资源,散发着浓浓烟火气,塑造着沿黄百姓的精气神。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各类主体应积极发挥作用。比如,政府部门要充分引导,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积极参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拓宽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增强人才支撑。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助推作用,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再如,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百姓致富、服务基层治理、点亮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等相结合,守住文化根脉。发挥文化创意设计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让黄河文化点亮百姓幸福生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挥上中下游在自然景观、生态风光、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既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也让百姓的日子润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9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从千年学府到文创高地 湖南师范大学国情考察团探寻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之道
(通讯员雷珩邓佳佳肖则舜彭靖杰)文化铸魂起高地,千年弦歌焕新生。7月5日,湖南师范大学国情考察团传统文化精准国际传播调研队分别前往岳麓书院、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岳璐,语言与…
“山海”实践队助教团队抵达实践基地
7月8日“山海”社会实践队助教团队抵达东莞市青少年公益环保夏令营基地,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接工作,为为期三天两夜的夏令营活动做准备。助教团队贴心检查了小营员们的住宿环境、食堂卫生、教学环境以及课程的…
走进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通讯员:陈浩平7月7日三下乡活动第三天,湘大化工红色故事宣讲团被分成两组,分别来到湘潭华隆步步高与湘潭市岳塘区霞光社区进行进行问卷调查和红色故事访谈。7月6日晚,活动组成员确定了分组名单。湘潭市步…
河南:唤起更多人关注、保护母亲河
河南:唤起更多人关注、保护母亲河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博物馆建立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的以黄河为陈列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是了解黄河的重要窗口。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流域…
进一步行动!
通讯员:丁驰捷为了提高对湘潭地区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了解,达到更好的宣讲效果,今天是三下乡活动第三天,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岳塘区霞光社区红色故事宣讲团分成两组,一组成员前往霞光社区进行走访,另…
黄河口的秸秆、白芦、蒲草
一件草编致富助振兴讲述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口草编火燠技艺第4代传承人张奎善我的祖辈都是做草编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每次下地干活回来都会寻摸柳条编个筐子啥的。看着一条条细长柔软的柳条在父亲手里…
安阳工学院学子三下乡 :书山勤径,学海泛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十四天多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知的肤浅和在实际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些与实践还有一段距离。只要认真地生活…
多变之黄河视觉2
一曲箜篌飞入百姓家讲述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鲁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兴盛…
湖南学子三下乡:医心为民护健康 宣传教育我先行
邵阳6月26日电(通讯员许云舒)为提高乡村医疗水平,发挥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引导医学生着眼农村医疗服务,改善农村精神风貌,6月22日,邵阳学院“医心护健康”爱心医疗服务团来到长阳铺镇,为当地村民…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2
一方砚台研墨衔古今讲述人: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裴武杰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是其中唯一以材质命名的砚种。这一特殊材质来自黄河的馈赠——沉淀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