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校地合作共育“法律明白人”。6月29日—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携法同行,‘乡’约安福”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兵分多路,前往安福县章庄乡章庄村、白云村、将坑村等地进行“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共育农村法律明白人”活动,助力“平安章庄”建设。
专家“送诊” 提升干群法治意识
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薄弱区域在农村,如何让农民听得懂、听得进、提升普法效果,是送法下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6月28日上午,资深法律专家李孝保教授为安福县章庄乡的乡村干部送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送诊”上门讲座。其间,李孝保教授结合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紧紧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间借贷注意事项”等实用性法律知识展开授课。李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句让深奥的法条活起来,“村委会什么时候可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权?”“如何规范群众借贷形式?”,乡村两级干部金问频出,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与此同时,社会实践服务团也充分发挥法学专业优势,利用多种新形式将法律知识“送货上门”,让章庄乡老百姓足不出户也可享受法律服务,为期一周的活动下来,学生法律顾问发放宣传册120余份,开展村级讲座9次,为章庄乡群众实实在在的带去了法律知识,进一步做好了法律宣传工作。
下乡“坐诊” 争为村民办实事
“全体村民,从江西农大来的大学生法律顾问今天在我们村‘坐诊’,大家有法律问题的都可以来村委会咨询。”6月30日上午,章庄乡三江村的驻村干部卖力吆喝着“法律门诊”的开诊通知。不久,一位村民就主动上前找到大学生法律顾问:“前几年借给亲戚五万块钱盖房,现在要用却要不回来了,该咋办?”
据统计,民间借贷纠纷在农村发生频率较高。因村民借贷多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碍于情面往往只有口头约定,缺少规范的书面凭据,这就导致借钱如泼水,有借难还,也给债权人寻求救济带来诸多障碍。知悉情况后,服务团以“调解为主,诉讼为辅”为基点,集思广益,尽可能地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主动向村民提供规范的借条格式,释明民间借贷“借条”应具备的十大事项,帮助村民在日后借贷中不吃亏、少吃亏。服务团依托村规民约,紧扣村民切身利益,打通农村法律维权的痛点、难点、堵点,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为章庄乡群众办实事。
典例“会诊” 共同协商解难事
实地调研后,服务团随即开展典型案例研讨会,各分队将所碰见的“疑难杂症”一一拖出,逐个“把脉问诊”。其中,会口村两位九十余岁高龄老人的赡养问题,引发服务团高度关注。据悉,两位老人共有四个儿子,却无一人愿意赡养,村委会居中调解几年无果,借此机会想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从道义和法律上而言,子女均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于拒不履行赡养义务,构成虐待和遗弃老人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服务团与当地村委会及章庄乡人大工作人员一道,从法理人情出发,言明利害,一起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劝说当事人积极履行义务。
该案例仅是赡养老人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缩影,保护老年人权益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多方面主体共同努力。团队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剖析,统计走访情况以及问卷调查数据等,对章庄乡农民法制教育水平已有大致了解。针对章庄乡复杂多样的纠纷,务以预防为主,注重普法与调解,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村民关系。
校地合作新模式,共育农村法律明白人,争取让“法律明白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多面手”、农村振兴的“领跑员”。将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江农人文学子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6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