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陇援西”实践团就甘南地区特色藏族服饰文化开展调研
2022年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就当地服饰文化组织展开相关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藏族服饰收藏与售卖地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与交流。了解了当地藏族服饰文化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现从以下方面介绍当地藏族特色服饰。
服饰文化传承方面,实践团成员抵达当地一家手工藏服制作与售卖商店,店主是一位老奶奶,实践团成员采访了老奶奶对藏服制作技艺传承的一些问题,老奶奶表明当今时代下,愿意传承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老奶奶也已经从事了数十年的藏服制作。虽然愿意传承的年轻人不多,但是仍有一部分年轻人对藏服抱有深刻的情感并表示愿意传承手工制作技艺。并为我们介绍了她的女儿,也就是老奶奶技艺的传承者。之后老奶奶为我们开始介绍有当地特色的藏族服饰。
老奶奶带领实践团员进一步了解当地服饰,介绍了甘南地区藏族的服饰。服饰包括当地人的婚服,礼服和常服。我们了解到当地婚服不仅有红色更有白色黄色绿色等其他一系列颜色,当地人对藏服文化十分重视,在五月初一至初九玛尼会等当地传统节日中都会穿着藏服。当地的藏服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与习俗,藏服制作者们都将藏服进行了部分改制。在重点场合中,藏族人民会结合藏服佩带相应配饰,如在参加庙会时会佩戴佛珠。根据服装要求会进行佩戴项链,腰带,围巾等藏族特色饰品进行装饰。甘南地区的藏族人民发挥自身智慧与技艺,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藏族服饰。具体体现为甘南地区因为气温温差比西藏地区小,所以甘南地区的藏族服饰删减了对藏服的半袖的设计,改为了全袖。
甘南地区的藏族服饰结合了一部分汉族常服的特色,使藏服变得更加简洁,使甘南地区的藏族服饰更加适合当地气候且在这一基础上也不失传统风情,是传统服饰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文化在传统服饰方面的发展,形成卓尼县当地的特色藏族服饰。特点为在衣领与袖口地方,增加花纹样式。
本次对藏族服饰文化的调研活动使得实践团成员深切的感受到了藏族服饰的美与藏族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并且在藏族服饰的一步步改良中感受到了藏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并进。这是时代的主题,是民族的大团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3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