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舍身炸碉堡,热忱永流传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莞萱

舍身炸碉堡,热忱永流传

文:王莞萱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毛泽东邀请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并亲切接见了他。朱德也为其纪念碑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的母亲收到了成千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因董存瑞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信中内容最多的是要求给老人当儿子。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地了解董存瑞的事迹,品味其精神。

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13岁曾机智地掩护过被日军追捕的中共区委书记, 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多次立功受奖,在训练中,成为全团的投弹能手和爆破能手。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出现了暗堡,我军总攻受阻。

此时董存瑞挺身而出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伤,他强忍疼痛,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的苍松翠柏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年仅19岁的董存瑞烈士舍身炸暗堡,为战友们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表现出了对党无限忠诚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董存瑞精神根植于隆化大地,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特别是其折射出的以“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需要用这种精神来凝聚党心民心,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扎实有效的举措、行动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以“奉献”为核心的董存瑞精神,就是要在信念上坚定执著。党的90年辉煌历程充分证明,坚定的信念和为信念而奋斗甚至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敢于牺牲自己,源于他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弘扬以“奉献”为核心的董存瑞精神,就是要在政治上顾全大局。能不能把大局放在首位,是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董存瑞在面临解放隆化与个人生死的双重抉择下,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表现出了极强的大局意识。弘扬以“奉献”为核心的董存瑞精神,就是要在行动上勇于担当。勇于担当就是为了党和群众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不避个人风险,特别是在面对重大考验时,我们要像董存瑞那样自觉承担起对党、对国家、对事业的责任和使命,挺身而出、勇于攻坚,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价值。弘扬以“奉献”为核心的董存瑞精神,就是要在岗位上敬业乐业。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奉献精神。董存瑞精神之所以可贵,很重要的一点是董存瑞烈士在革命岗位上,奉献了自我,实现了人生价值。我们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社会各界敬业奉献,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董存瑞精神集中反映了在信念上、政治上、行动上、岗位上的时代品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倍加珍惜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弘扬这一主旋律,使新时代董存瑞精神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66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观新乡市烈士陵园
每一位烈士的背后,都有着令人震撼的故事,而烈士陵园中的每一处景象、每一件文物,也都在诉说着那令人难忘的年代。为感悟红色精神的真谛,我特意前往位于新乡市宏力大道409号的新乡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共“fu”未来小分队探寻崧厦街道——潘韩村篇
6月29日下午,在郑春玲老师和戴博斌老师的带领下,“驱动法治引擎,护航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数字化建设”的潘韩村。潘韩村位于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区域,由潘家、韩家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是上虞…
期待未来
期待未来2022年7月6日星期三支教第三天今天是我支教的第三天,但是今天还没有我的课程。早晨起床之后便是日常的核酸,不经想起来新冠疫情已经三年多了,简单收拾一下开始和大宋村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一起上课。今…
访黄河滩区迁建,寻百姓美好生活
“黄河平,天下宁”。千百年来,出行难,上学难,安居难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山东黄河滩区群众。山东省委、省政府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这一民生工程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2017年滩区迁建大幕开启。目前,全省黄河…
三下乡-守护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但生态问题仍然令人担忧,为践行生态环保理念,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青春当有青春之朝气,以小我构筑民族团结的大我。为了让大学生在青春时期可以更好的度过人生中最…
翻开历史新篇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的风,翻开了101年前的那一页。那一年,“东亚病夫”的称号不再属于中国;那一年,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那战争的年代,中国人民饱经沧桑,饱受折磨!但是,中…
依靠当地特色优势,助推乡村经济振兴——曲阜师范大学赴鲁探红政队
加快发展农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之举。在党支部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盘活土地资源,利用当地…
湖南学子三下乡:构筑安全防线,守护儿童健康
(通讯员唐廷媛)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7月2日,邵阳学院基础医学院“用爱护健康,科普践初心”教育关爱服务团赴邵东市双凤乡双凤中学,给中小学…
观烈士陵园,传红色基因
每一位烈士的背后,都有着令人震撼的故事,而烈士陵园中的每一处景象、每一件文物,也都在诉说着那令人难忘的年代。为感悟红色精神的真谛,我特意前往位于新乡市宏力大道409号的新乡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全民同心,共创“无毒社区”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社区政府进行采访调研7月6日下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实践调研团分成三组,宣传组留在学校进行视频编写剪辑,材料组两人留下整理资料,其余人员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