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之际,历史交汇之处,我们不由得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为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走。6月27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暑期社会实践队走入井冈山市,走进了井冈山烈士陵园、黄洋界以及茅坪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雄星火!
吹拂着夏日的暖风,迎着朝阳,实践队最先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踏入陵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提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踏上台阶,进入纪念堂便可以看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由毛泽东同志1964年为革命烈士提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字。随后队员们进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吊唁大厅,数块黑色石碑环屋而立,石碑上一一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15744名烈士的英名,忠魂堂内安放的则是9位老红军的骨灰。接着队员们陆续参观了井冈山碑林,井冈山雕塑园以及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通过参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活动,队员们深刻了解到了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烈士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革命烈士们坚定且执着的理想信念,他们视革命理想高于天,而这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磅礴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使革命烈士们不惧生死、敢于在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这种精神值得所有队员们以及青年们铭记和发扬!
图为实践队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沿着蜿蜒山路,队员们来到了黄洋界。在那里,队员们看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率领井冈山军民挑粮走过的小路。在这条挑粮小路上,指导老师带我们回顾了小学课文《朱德的扁担》——当年四十多岁朱德与军民一起挑粮,战士心疼,拿走他的扁担后朱德便在新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在听老师讲解后,队员们深刻领悟了朱德所言“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道理。再往前走,实践队队员们见到了黄洋界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有朱德亲笔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跟随队员们的脚步,来到旁边的一座横碑,其正面刻着毛泽东手书诗词《西江月·井冈山》,背面为朱德手书“黄洋界”。正如毛主席在诗词中所写“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意义不仅在于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战略基地,为红四军主力返回,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还在于此次战争充分调动了当地群众的力量,在黄洋界筑下了一条“竹钉防线”,对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人民战争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参观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广场,实践队队员追忆往昔艰苦岁月,传承红色信仰,心怀理想、志存高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图为实践队听指导老师讲述挑粮小道背后的故事。
队员们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井冈山市茅坪镇八角楼。在这里队员们了解毛主席《一根灯芯的故事》,当时根据地的用油十分紧张,按规定毛泽东晚上办公可以点三根灯芯,为了节省用油,他却只点一根灯芯。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苦苦思索中国革命的未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奋笔疾书写下了一系列光辉著作借着煤油灯微弱的灯光,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第一次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红色政权的思想。八角楼那微弱的油灯之光、在茫茫黑夜中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微弱之光是带领中国革命胜利的万丈光芒,也照亮我们当代青年前行的未来之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化身为“追光者”,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接续奋斗新征程,勇做追梦方志人。
图为实践队参观井冈山市茅坪镇八角楼毛泽东故居。
如今历经岁月洗礼,井冈山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沁入青年学生的骨血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而不懈奋斗,鼓舞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向前。井冈山精神也激励着无数即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奋勇向前,砥砺前行,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换为当代青年们坚定的意志与自觉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9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