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进社区,浙理学子夏日行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作者:侯狄

非遗进社区,浙理学子夏日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回顾漫漫历史文化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是河流的点缀之笔,是祖辈一代代留下的宝藏。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故宫和长城,至今依旧那般巍峨壮观,又如《论语》和《中庸》,仍与民族认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依托于民众对其的认知程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的显现,所以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于2022年7月4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学子携非遗之手,进高沙社区,开展“非遗愈人心,传承少年行”社区活动。引导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做到“非遗慰藉民众,民众传承非遗”,在动手实践中“零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的魅力。并期望非遗的美治愈越来越多的少年的心灵,越来越多的少年也加入传统文化的守护,成为非遗文化发展的探索者和见证者,最终达到 “美美与共”的境界。

非遗进社区,扎染涤清水,扎染一块布料,更像体验一份生活。“一块白布、一卷白线、些许染料,便能产生一种富于变化且充满韵味的美。”看着小朋友肆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或是弹珠,或是心形木板,或是长形木条……再加上皮筋和夹子的扎制,最终带上一次性手套放入染桶,静候十五分钟左右后,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就制作而成啦!而扎染作为我国古老而独特的一种织物染色技艺,其特点便是富有变化。在未拆线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会染出一个怎样的图案,只有在拆线之后才能能揭晓最终的谜底,每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图案,这就是扎染的魅力。

非遗进社区,油笔画纸鸢,一笔一划的涂抹,更能体验到非遗之美。“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这句诗出自陆游的《春日杂兴》。在画纸鸢活动环节中,考虑到小朋友们年龄尚小,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优先考虑为纸鸢涂色,而非制作纸鸢,这样一方面可以照顾到小朋友们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小朋友们与纸鸢的距离,在涂画勾描的过程中,贴身感受到非遗带给身心的一份别有深意的美的体验,贴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层层裹挟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价值,对我们活态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有着无比客观的意义。而非遗在大众的认知和传承方面仍有些欠缺,因此浙理学子开展本次非遗进社区活动,从小朋友抓起,寻非遗之根,让非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6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教育行,乡村兴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从…
理工“Al-Cs”实践团队共探共商共建绿色能源发展
6月30日下午3点,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Al-Cs”实践团队在临淄区皇城镇东上村开展了村民绿色能源使用情况调研活动,通过分配任务的形式,团队成员展开了走访调研,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
江西农业大学思源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红军旧址,寻共大遗迹
为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了解认知乡村发展现状,依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6月26日,由江西农业大学思源社队员组成的石城寻访团开始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内五名成员以石城…
校政结合,守护碧水清流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后溪”。为了更深切感悟政府对后溪地带的治理防护工作,坚持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观点,2022年7月4日,集美大学“行溪绿筱”实践队在带队老师刘启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后溪镇政府对政…
初抵铜鼓,筑梦大塅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天使在人间”暑期实践团队成功抵达实践地点(通讯员戴思于淼)7月3日中午,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天使在人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功抵达2022年三下乡实践基地—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下乡”:游历武陵,筑梦大庸
7月2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社管服务中心赴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始。为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旅游文化,携手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实践团队员在武陵源景区…
集大学子三下乡:夏令营开营仪式顺利举行
盛夏蝉鸣,绿树浓荫。7月4日下午,集美大学“平水襄凤”暑期社会实践队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江堤村村委会举行以“百年星火共传承,平海逐梦赤子心”为主题的夏令营开营仪式。江堤村党支部书记钱志善和…
解问题,助发展,共同建设“红色物业”
当前山东省各地还普遍存在着“红色物业”发展模式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的状况。虽然在党中央的统一正确引领下,各地“党建+物业”试点已取得阶段性的发展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红馆先锋队从存…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自我实干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每年暑假、寒假期间,大批返乡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暑期或者寒假社会实践。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大三的学生,实践对于我来说,尤其重要。今年暑假,我像往常…
从沙县看三明医改,从“第二集美学村”寻红色基因
为了深入了解现代医改政策在三明市的具体落实与集美学校内迁大田后的艰辛办学史,7月3日,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青春研习”暑期实践队先后前往沙县总医院、三明医改展厅和大田县第二集美学村,开启了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