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佛山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支教传递爱心,领悟当地文化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作者:王妍茜

佛山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支教传递爱心,领悟当地文化 2022年暑假三下乡活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越乡村振兴队”成员7月4日于河源市和平县墩头村进行义教活动和调研古村文化。义教团队成员分成主讲老师和助教老师从三个方面分别向墩头村当地小学生宣讲精心准备的内容,宣讲采用讲解,观看视频以及互动的方式向当地的同学们进行基础乐理知识的科普和普通话的科普,同学们坐的笔直端正、认真听讲,主讲老师和助教老师也积极的与同学们互动,通过举手回答问题的的形式,向积极回答问题,配合老师的同学们给予奖励,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地精彩,彰显出当地小学生精神风貌。 图为岭越乡村振兴队给当地小学生上课的照片。 7月4日上午,岭越乡村振兴队开始了第一站活动——义教。因为河源市和平县墩头村小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所以在课程设计上选择的多为课堂之外的内容。课程一开始由岭越乡村振兴队队长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红色班会课。课堂上队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孩子们介绍红色精神,孩子们也积极分享自己所理解的红色精神。岭越乡村振兴队利用课堂互动,提问等方式把红色文化引入乡村、引进课堂,用爱国教育引领同学们健康成长。队员带领同学徜徉在音乐的魅力中,共同领略音乐之美。并加以课程的互动性,利用小玩具,糖果等奖品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之后的普通话课堂,同学们通过小游戏——名字接龙,绕口令。同学们都认真学习普通话,积极提问,现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为墩头村当地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照片。 下午,岭越乡村振兴队队员集体去采访曾春雷先生。曾春雷先生是一位坚守在墩头村,为了守护墩头村文化的理想主义者。墩头村曾春雷先生为岭越乡村振兴队队员们讲述了改革开发以来墩头村的巨大变化,带领队员们参观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古塔建于明朝嘉庆年间,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在在墩头村村民的保护和维修下依稀可见梅园书屋的古韵儒气习习,古风扑面。曾春雷先生向岭越乡村振兴队队员仔细介绍,梅园书屋的创始人曾孟荣先生所遗留在墩头村的兴学施教之风。之后曾春雷先生向我们介绍当地墩头蓝工艺。与传统的中国农耕时代男耕女织不同,墩头村的村民并不耕种,而是男司织布,女持家务。这就造就了这里特有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产品——墩头蓝。这种完全手织的染成的布料。曾春雷先生还向岭乡村振兴队队员展示墩头蓝产品。墩头蓝的纤维质感敦实,体贴,加上传统的图案和工艺蕴藏着一种久远的棉织品的气息,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 图为曾春雷先生为岭越乡村振兴队队员讲解墩头蓝工艺品 曾春雷先生认为,墩头蓝的传承和推广,本地村民的积极性需要带动起来。墩头蓝是一种成体系的非遗技法,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曾春雷先生向岭越乡村振兴队队员讲述自己为了挖掘,保护好墩头古村和墩头蓝传统染织技艺,一边自费前往全国各地拜访中国著名文化艺术大家,为墩头蓝的传承把脉问诊,一边着手与广州高等院校合作,以墩头蓝染织工艺为基础,将墩头蓝和现代生活进行结合,设计出箱包,丝巾,扇面等非遗文化产品,让朴素的墩头蓝重新焕发出生机。曾春雷先生向岭越乡村振兴讲述了他更大的愿景:希望能在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帮助下,能够将墩头蓝客家传统染织工艺文化一一陈列,展现河源客家文化的风韵和底色。 图为曾春雷先生为岭越乡村振兴队队员展示纺织技艺 在义教和采访曾春雷先生的过程中,岭越乡村振兴队发现当地小朋友对于当地传统的客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自豪感。队员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当地小孩宣传积极奉献自我,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当地小孩感悟颇深,表示会墩头蓝客家传统染织工艺文化更好的推广。队员们被曾春雷先生的感人事迹和奋斗故事所感动,明白乡村振兴来之不易。乡村振兴不能仅仅靠几个人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需要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5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晋享中国年实践队“知年俗·享年味·寻年趣”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享中国年实践队在2024年…… 任皓楠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享中国年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花戏民歌载欢乐,戏剧青年继龙腾

7月17日及18日,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先后前往左权县将军广场与政府广场,同左权县民间组织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小花戏演员教授实践队员图为实践…… 董鑫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忆苦思甜话当年,晋师青年左权行

三下乡|忆苦思甜话当年,晋师青年左权行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重温红色景点,传承红色基因,7月…… 任皓楠 董鑫 康欣蔚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青春对话,薪火相传
为了响应学校“传承红色文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红色血脉实践团队走访红色基地活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6月30日,我们在低风险地区展开了线下活动,寻访了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了解红色文化,并对路人进行…
“雏鹰·圆梦”团队驻站二中小学组进行第三天支教活动
“雏鹰·圆梦”团队驻站二中小学组进行第三天支教活动2022-07-0423:29·雏鹰·圆梦美育教育7月3日消息(通讯员吕家豪周陶雯婷报道)2022年7月4日,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走进基层、以爱筑梦“雏鹰·圆梦”美育教育…
用爱守护绿水青山
为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好了解乡村生态情况,7月2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社会实贱团队深入乡村,开展“守护绿水青山,共绘家乡新貌”的主题活动。对当地蔬菜生长环境,采摘季节进行了…
“亲情中华”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乌牛分营开营啦!
翘首共盼,且看乌牛——记“亲情中华”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乌牛分营开营仪式2022年7月4日下午,“亲情中华”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永嘉乌牛分营开营仪式在乌牛第一小学举行,为期21天的永嘉侨界留守儿…
“抗震分析与安全评估”课题组党支部为平潭县青观顶村开设防灾减灾科普讲座
由我院“抗震分析与安全评估”课题组党支部组成的“‘震’守一方”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7月4日赴平潭县金井镇青观顶村,为村民开设防灾减灾科普讲座。支部书记吴琛教授介绍了“抗震分析与安全评估”课题组近年在…
教育学生 点亮博爱灯—“雏鹰·圆梦”团队活动持续开展中
7月4日消息(通讯员龚天褫陈瑞报道)鸟语花香,阳光中携带着温柔,与志愿者们胸口上的共青团团徽相互呼应。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雏鹰圆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促进思源小学孩子德…
铭记百年党史,落实宣传百年建团
铭记党史,落实宣传建团百年——水资源学院“探寻红色之源,弘扬红色精神”暑假社会实践队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共青团是党的助手,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今年是中国…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食俱进”社会实践队与麻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三下乡
7月4日上午九点,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食俱进”社会实践队与麻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麻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江建军、副局长蔡华武、副局长何腾、各单位机构股…
“雏鹰圆梦”美育教育团队,开展“反对食品浪费”活动
7月4日(通讯员孙梓棋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是一种至高的幸福。为了弘扬志愿者精神,同时倡导同学们要勤俭节约,传承美德,7月4日,“雏鹰·圆梦”团队祝站二中分队在…
探寻红色之起源,弘扬红色之精神
品读红色经典汲取奋进力量——水资源学院“探寻红色之源,弘扬红色精神”暑假社会实践队为更好的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到来,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搭建重温经典、交流思想的平台,培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