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涯系客家人三下乡实践队乘坐10路公交车到达了丙村,走了一段漫长的路程终于来到了仁厚温公祠。
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公祠与住宅合一,占地2.3万多平方米,房屋厅堂近400间,这在民居建筑中极为罕见。它的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座屋子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民居建筑。
我们走到门口,遇到的一位当地人,他提醒我们不要打扰屋里休息的居民,我们表示了解并听取了建议。然后我们进入了这个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底蕴的地方——仁厚温公祠,它的建筑结构非常神奇,也非常罕见,我们感叹那时客家人的奇思妙想。
仁厚温公祠始建明朝弘治三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宗祀与住宅合一的民居建筑,是梅州地区最古老、最庞大、最为典型的客家围龙屋,是梅州地区唯一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进入围龙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围龙屋的堂屋。上堂设有家族祖先的神牌,堂屋是族人祭祖、议事、庆典、宴客的场所,也是过去族长、长辈居住和管理宗族的地方。
随后我们绕着围龙屋走了一段,途中看到了居住在里面的老人,我们没有打扰他们,我们轻轻并认真地走完了整个围龙屋,即使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在做好防暑准备后,我们依然坚持做完调查。
这座巨型客家围龙屋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客家文化内涵,真切体会到客家的风土人情,在未来的某一天,客家文化一定会传播到更多地方,把客家菜肴的美味分享给更多人。衷心祝愿希望客家文化发展越来越好,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以青春之火,燃青春之焰—记重庆示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实践活动2022年7月2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团队在丰都镇包鸾县迎来了三下乡志愿活动……
吴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暖暖三下乡,精彩表演时——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团队汇报表演2022年7月20日,为了展示志愿队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成果,完美收官此次三下乡志愿活……
龙清财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不散场,鸾乡存心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为响应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号召,并展现志愿者们……
徐光贤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于乡,歌舞飞扬——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7月20日上午十点,为了展示七天以来的教学成果,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
钱姚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包鸾乡,携手“鸾妈妈”共创美好——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汇报表演秉承着“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理念,重庆师范大学“青春……
彭婉莹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启梦鸾乡—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汇报展示活动为给丰都县包鸾镇群众送上夏日的清凉与欢乐,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助力包鸾镇儿童的……
曾裔郎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鸾鸟彩凤朝阳而生——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汇报演出为向包鸾镇群众及展示本次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成果,给当……
郑力源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鸾乡,扬帆远航——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鸾乡”留守儿童红色宣讲暨三下乡成果汇报展示为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帮助,让文化教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
闫宇菲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