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情商·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6月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非遗文化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致力于参观非遗馆群——余杭纸伞馆、良渚玉雕馆以及瓶窑陶艺馆,并在良渚文化遗址公园等地进行走访参观。其中,本组成员主要参观的是良渚玉雕馆。
本组首先参观的是玉器作坊的简介。在良渚社会,玉器是信仰与观念的载体、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因此,古城内的玉器作坊产业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玉器雕琢的制作水平更是达到了史前时期的高峰。良渚玉雕以琮、璧、钺最多,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入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成为当时南方玉雕水平的最高代表。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良渚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其滥觞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玉雕题材更是被赋予各种吉祥的寓意。在早期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玉雕工艺便得到了一定发展、艺术风格渐趋统一、玉礼器制度亦臻于完善;在春秋至秦汉时期,社会的变革更是推动着玉雕艺术的发展——春秋时期“玉德说”的盛行、秦汉时期玉器的理想化与人格化以及玉的“美德”也随之被推广开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玉雕技法。魏晋南北朝玉雕经历了低迷时期,但随着唐代世俗文化的发展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此时的玉雕变得更加兼具实用性与写实性,西域的美玉文化更是对东方的玉雕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中国玉雕发展进入到了另一个高峰。元代因多民族因素在宋代玉雕世俗化和典雅面貌的基础上融合了蒙古族粗旷、古朴的艺术特色,雕刻技法以更加成熟。明清时期是玉雕与民间文化日趋融合的集大成时期,此时的玉器制作将传统的多种工艺融合贯通,各路工匠大显其技、屡创精品。
“玉不琢不成器。”一件做工精湛的玉雕作品,需要各式各样的雕刻工具,更离不开独妙的匠心。玉雕的制作工序,从选料到切料,再到设计、雕刻、打磨与抛光都讲求神形合一、品质德厚。其后,本组成员参观了玉琮、三叉形器、玉璧等精美的玉雕工艺品,深切感受到了此类玉雕的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军权、财富、王权与神权。
最后,本组成员参观了反山12墓地及瓶窑玉雕馆,了解并学习了良渚玉雕制作技艺在发展、传承方面上的历程。
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浙江理工大学“情商·成长”暑期实践团深刻地感受到了良渚玉器在中华玉文化中的独特与突出地位以及其对当下瓶窑镇玉雕创作的深远影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1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