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惠泽两岸
——许昌学院“星火青年说,聚焦乡村力传薪火”社会实践队
李如洋同学开始了第一天的乡村旅行——中国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滑县段。大运河滑县段(永济渠)现称卫河,地处河南省北部,自浚县曹湾村东入滑县境,经道口镇桥上村至军庄北复入浚县。自南到北流经道口古镇,全长8240米。交通便利,东望齐鲁,西倚太行,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存运河河道本体、码头、水闸、道口古镇的城墙、一面街、顺河南街、顺河北街、大王庙等文物遗迹。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滑县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滑县道口镇便是运河文化的产物。李如洋同学一早来到她曾来过无数次的道口古街,但这次她却有不同寻常的心境,以往随意、毫无波澜的心充满着敬意和自豪。大运河滑县段在当地被称谓道口古街,现存道口古镇风貌,一面街、顺河南街、顺河北街,长3000余米;老店铺、古建筑1000余间;老字号5处;绸缎庄1处;票号1处;老胡同16条;古庙宇2处;老码头9处;老水闸6处,这些文物遗迹都是运河产生、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见证。
滑县人杰地灵,近年来,滑县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保护利用的新路子,以古镇风情体验、特色商业、手工作坊、技艺传承等为依托,重现昔日运河古镇风貌,打造文化旅游的创新增长极。从来都是走马观花的她,今天却能沉下心来抚摸这里的一砖一瓦,眼神里流露着惭愧和骄傲。她惭愧,她来过数不清的次数,却未曾有一次真正领略它的美;她骄傲,她生活的小镇,居然有被保护被治理的这样完整与美好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被誉为河南粮食生产第一县的滑县,自然也少不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在运河外围游览一圈后,李如洋同学来到了古城内部,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平房里,装着的却是优秀的农耕文化。她不禁感叹道,这里陈设的不仅仅是各种农耕工具,更是体现的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
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大运河滑县段自申遗成功以来,滑县旅游资源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极大地推动促进了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农耕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运河文化孕育、延伸了璀璨的经典传统工艺。通过搜集、整理,滑县先后建成了运河历史文化展馆、古镇民俗展馆、同和裕银号展馆、大王庙文化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等,免费向公众开放,年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
滑县面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牢牢把握资源优势,注重传承历史文脉,擦亮文化符号,着力把大运河文化,首先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自然、因地制宜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个典型。
通过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积极主动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传承者和发扬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头脑,勇于实践提高自身技能积累经验,勤于反思,敢于创新,为家乡、社会乃至国家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拥有别样的青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89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