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二十四节气”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节气与谚语相遇,即传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又对农事安排具有指导意义,提醒农民不误农时。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同时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有谚语说:“夏至夜短,冬至夜长。”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长达到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夜越短,古代又称夏至为“日北至”或“长日至”。
夏至前后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赶先。”夏至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温升至22°以上,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是一年耕种的黄金时节。
夏至时节天气变化无常,有时长期干旱不见下雨,有时又会大雨成灾,造成洪涝灾害,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作物根系受损从而诱发各种各样的病症。“夏至无雨六月旱”、“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等民谚都在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夏至时节的天气,注意防范旱涝灾害,提前做好旱灌涝排的准备。
同时,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飞速,不仅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还是多种病虫的寄体。因此,有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春争日,夏争时”,夏至时节要抓紧中耕锄地,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合理用药。
“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等到过了夏至,忙完这一阵,人们就可以缓解因收获和播种带来的疲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66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8月8日电(通讯员孙晓华)齐文化是齐地民众的血脉和灵魂,其创新的精神内涵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历史重量的沉淀往往……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上在此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犹为重要。而活跃在临淄区的齐文化存在着历史沉淀与时尚活……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跟随实践队的同学们一起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德州8月8日电(通讯员:邹心语)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民强国、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在此背……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文化作为一种古代地域性文化,在秦汉时期走出了齐鲁故地的生存空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泱泱齐风,悠远绵长。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齐大地孕育出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等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们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倏忽一瞬三千秋,怅然怀古看临淄。在大一的暑假,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并于2023年7月19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及周边地展开对齐……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潍坊8月4日电(通讯员李文瑶)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临淄的齐文化博物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激起了曲阜师范大学……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