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家庭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更多的乡镇农村居民涌入一、二线大城市寻求更多的致富机会,在当代中国一、二线城市诞生出一个新的群体,我们将其称之为“随迁老人”。不同于城市原住地老年群体以及有更多自主性的农民工群体,随迁老人们因照顾在城市生活的晚辈或是让自己得到更好的照顾,不得不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异乡开始自己的随迁生活。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1》所示,截止2021年底,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为照顾晚辈而流动的比例高达43%。由此可见,进行城乡随迁老人的继续社会化与社会融合状况调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爱驻夕阳—乔落小队于2022年2月再出发,实地走访关中及非关中地区的多个城市,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城乡随迁老人的继续社会化和社会融合情况。
实践纪实:
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纷纷感慨道:“城市随迁老人和农村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合和继续社会化情况真的是存在很大差异啊!”整体来讲,城市随迁老人更能适应并融入迁入地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去,也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及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随迁老人则较难适应居住环境,认为老年教育不太有必要,对何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无法清楚认知。
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老人认为:老年教育、社区活动等一些老年娱乐文化活动更多的是面向有文化的企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因为这类老年群体有更强的认知能力、更多的空闲和金钱。来自农村的大多数老年人本身就没有太高文化素养,且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在时间上的空闲程度、在物质上的富裕程度又远不及退休前有正式工作的老年人。
一位来自陕西城市的老人认为:老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对于孙辈的照顾应该有一个时间或是程度的界限,不能把自己的全部时间拿出来照顾孙辈或为子女分担压力。老年大学或是老年教育机构对于推进老年群体继续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自身应该积极参与到社区各项活动中来,让自己的老年生活也能够丰富多彩。
实践体悟:
队员李梦雨调研后深受触动:可以说,随迁老人作为一个很少受关注的群体却为维护小家的和谐稳定,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所受到的忽视、所感受到的孤独、所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安,或许是我们远远无法体会到的。因此,要推进老年群体的继续社会化工作,或许不应只是从供给层面下功夫,相比于增加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大学的数量,加大对随迁老人群体的物质生活保障、削减中青年群体的工作时间、更加精准地了解老人群体的需求,应是更亟需实施的政策。
在人口老龄化和随迁老人比例逐渐增加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关注随迁老人的生活状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关爱老人的生活也是关心我们自己的未来。本次调研中,同学们不仅完成了社会实践的任务,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感悟,听老人们的生活经历,仿佛也能看到自己未来的生活。
爱驻夕阳,我们永远在奋斗前进的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51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