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上午,由山东大学从文书院组织的“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队按照计划,跟随济宁市邹城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到济宁市峄山镇进行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以调查济宁市的“名片”为主要内容,以实地调研和采访为主要形式。
峄山镇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南部,离济宁市区约两小时车程。沿途天高气冷,时不时有飞鸟从车前掠过,队员的眼睛也紧紧追随着它们的羽翼,翻转、回旋,飞向远方。山间坐落着些许红顶瓦房,成群的山羊宛如细碎的白色花朵,点缀在灰黑色的裙摆上,如同生命的绽放与内敛。
上午十点半左右,队员到达峄山镇的著名景区——峄山,决定以此为切入点,探寻济宁市的其中一份家乡名片。由于是春节假期,再加上大家“登高望远”的朴素的美好愿望,慕名前来登山的游客络绎不绝。见此状,队员简洁地采访了部分游客,游客也热心地配合队员的工作,对队员提出的问题也知无不言。为了落实国家和地区的防疫政策,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本地游,所以本次所采访到的游客几乎都是济宁本地人;此外,除了峄山外,个别游客也曾在假期前往济宁市曲阜或计划前往济宁市曲阜游览孔府孔庙。根据本次简单采访结果,以孔府孔庙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与以峄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等,可以称得上是济宁市颇负盛名的“家乡名片”。
队员继续向前出发,徒步来到峄山附近的村落——香山村。红色的灯笼在冷空气中雀跃,市集上花花绿绿的物品象征着村民的美好愿景。于是队员就地采访了正在赶集的村民。村民一边吆喝着一边热情地回答队员的问题:随着峄山的再开发与再建设,这里的村民大多都在济宁市政府的组织下进行乡村新建设,积极配合政府新乡村建设政策,完成了“红瓦屋面,飞檐翘角,白脊白墙,咖啡群墙”乡村建设风格的房屋改造,与孔府孔庙相呼应,积极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建成了文明整洁的新乡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是居住环境变了样,村民的收入也有了质的飞跃:根据基层工作者的介绍,峄山镇的居民收入结构从十年前的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了如今的以服务业为主、农业为辅,而在服务业中,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文旅产业(如峄山景区、峄山镇博物馆)的收入则是重中之重。
在与济宁市峄山镇基层工作者的交流期间,工作者向队员介绍了峄山镇的法治文化建设与民俗文化建设。队员也踊跃提问,从“将一些高科技元素加入到游客的观览中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平时峄山镇博物馆会举办什么活动”“目前通过文旅产业振兴乡村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提出问题,都得到了基层工作者的热心答复。
通过此次在峄山镇进行的社会实践,队员对济宁市的“家乡名片”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对“家乡名片”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提高以文旅产业为主的“家乡名片”的知名度有了较为针对性的建议。在离开峄山镇时,队员望着日光一步步爬上峄山顶,望着远处清朗的山峦,望着山脚下喜笑颜开的村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