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蒸花糕,喜迎新春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盐碱土

花糕作为山东的特色面食,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位于鲁西的地市里它可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年礼之一,每家都会在过年前专门去做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糕,而这个过程被称做为打花糕。打出来的花糕送给客人以表达对客人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为了传承中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源远流长社会实践队队员崔冉冉于1月30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西崔村进行对花糕做法的学习。

1月30日,是阴历中的腊月二十八,有句童谣唱的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农村,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忙的很”,社会实践员抓住此次机会加入其中,向长辈学习打花糕。

实践前准备:洗完枣控水备用,将和好的面分别揉成大小不一的面团,大的是作为糕底,小的则用来做各种各样好看的糕身,准备牙签和刀用来印刻花纹。因为花糕只需要枣和面,又被称为枣花糕。

首先学习的是做一朵花,队员要先把一块小面团揉成长杆状,切块,擀成面皮,用牙签在面皮上印出对称的花纹,将面皮从中间切开,数列摆起,用一根筷子在底部按紧面皮,拿一颗枣从头开始卷,卷完再将花瓣修整一下,一朵枣花就出现了。过程看着简单,实则需要打糕人有很好的手感,当队员认认真真的做时,才发现每一步都不简单,擀面皮要有技巧,撒面粉的时间和量要恰时,揉面是的力度要均匀,面皮的薄厚要适中。就拿擀面皮来说,无论队员怎么擀,擀出来的面皮形态大小各异,而长辈的面皮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队员向长辈请教才得知要一只手抓在面皮中心,让其旋转,擀面杖主要擀边缘的地方,这样擀出来地面皮中间厚,两边薄,是花糕最佳的搭档。虽然队员最后做出的成品有点差强人意,但长辈的鼓励还是是实践员有信心去进行下面的学习任务。

花只能放在最上面,要做一个完整的花糕,怎么能少了糕底,于是队员接着学习了一个面底的制作。揉出1条长长的“面棍“,将一个枣放在中间,不断的交叉重叠,一条枣链就完成了,将枣链在面底环绕一圈,就像一个栅栏,中间都放上枣。实践员的枣链长度不够因此只做了一个2层的小花糕。后来队员又做了2个形状各异的花糕,在技巧方面实践员确实有点欠缺,做出的相同形状却是不同大小,尽管每个花糕都多少有点缺陷,但总体来说还算成功。

花糕的形式从来都没有被定义,每个人都可以有足够的发挥空间。队员就突发奇想的做了一个不一样的花糕。不仅如此,做花糕时,可以一家人围在桌子旁一起做,谈谈家常,分享制作技巧,比比谁做的更好看,是多么温馨的画面,这年味值拉满。

花糕做完还不算完,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蒸。蒸最好的工具是用灶台垒起的大锅,这样不仅蒸的多而且蒸出来的效果好,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是要注意火候,一般会使用干木材烧,这样烧出来的火适中而且时间长;二是开锅是时,火一定不能灭,一定不能冷锅,否则蒸汽遇冷变成小水滴,滴到花糕上便出现了花糕回缩的现象。自然蒸出的花糕不尽如人意。当满心欢喜的实践员把花糕放进去,因为掀锅的时间晚了,花糕遭到了水滴的入侵导致花糕整体样子不太好看。

在物质没有那么丰富的古代,各式各样的花糕既能体现出过年的精致,有美好的寓意,还能满足温饱,可谓“一箭双雕”。在今天,花糕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是过年走亲访友的必备年礼包含了对新朋好友新一年的美好期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花糕只会愈来愈受欢迎。花糕作为一种传统糕点,它可一点也不高傲,而且十分亲民,食材简单,制作方便,有着美好的寓意。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花糕的故事会被更多人聆听,将会有更多人喜欢上它。

一个小小的花糕征服了社会实践员,花糕作为带有地区特色的新年符号,却对社会有着极高的适应性与包容性,兼有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通过此次实践,社会实践员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里的许多适合现代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工电气学子开展“爱心助学”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相关政策,2020年7月中下旬,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学子组建“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电气工程1905班陈艳青同…… 陈艳青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学,温暖你我——湖工学子开展学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炙热的夏天,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业帮扶暑期实践团的队员们以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在各自的家乡就近开展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 郭梦雨 邹琪红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心助学 让爱坚守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以“爱心助学,学业帮扶”为主题,开展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从7月15日开始,身处各地的实践队员们走进家乡教育事业,充分……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学子走访部分农村地区 调研目前农村教育现状

团队名称:“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团队调研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7日调研地点:湖南省部分乡县作者:陈艳青【摘要】2020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和国家强调乡村脱贫教育先行。…… 陈艳青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我的实践日记——爱心帮扶,传递温暖

我是陈艳青,系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905班学生,湖南工程学院“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实践团成员,于7月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乡镇开展社会实践。第一站裕农小学在接到学校暑…… 陈艳青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学子献爱心 学业帮扶进乡村

为积极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贡献青年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学业帮扶实践队的8位队员们于7月中下旬,走进农村,分别…… 陈艳青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从文学院“寻找家乡名片”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调研
2022年1月16日,“寻找家乡名片”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淄博市地区的调研。本次活动主要以参观周村古商城及其周边地区,以及走访、询问当地居民、商贩为活动形式,初步…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安徽合肥牛角大圩生态
北纬31°牛角大圩生态示范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地处滨湖新区徽州大道南端,东枕巢湖,南衔派河,西抵京台高速,交通便利。自2008年起,园区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合肥…
品汉字之韵,知汉字之变
汉字作为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脊梁”,几千年以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不朽的篇章。当下汉字已经完全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但伴随…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合肥三河古镇实践调研
三河古镇地处合肥市、六安市交界,巢湖之滨,位于九华山、黄山旅游黄金干线,因丰乐河、杭埠河与小南河三水流贯得名。三河镇距今己有255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誉…
发现藏在金陵的手艺——金陵刻经
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队员崔冉冉于2022年1月15日在聊城市西崔村为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纪录片《手艺》的观看。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存留着大量的文化遗产,而刻经就是其中之一…
固基修道 履方致远 交融天下 建者无疆
2022年2月22日,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赴安徽省、河北省、天津省、东北三省“探转型升级新模式,扬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风帆”社会实践团来到大连市,参观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大工校友姚延…
柳条边——记录蔡家村的乡村振兴成果
蔡家村以关东农耕文化闻名,是吉林省首批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有关东农耕博物馆,红色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基地等特色区域。我们团队将要通过对蔡家村当地的考察,了解当地的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相约冬奥 你我同行”社会实践活动
为宣传冬奥知识和冬奥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1月26日至2月2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举办“相约冬奥,你我同行”社会实践活动。“聊大实践梦之队”全体成员参加…
呼麦留声机——听听大众的想法
呼麦留声机——听听大众的想法调查群众意见总览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呼麦、冬不拉等非遗文化,了解学生、老师、社会人士等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的传承保护情况这一问题的看法,探究该问题的共识性回…
感受陶瓷魅力,继承传统文化
为了解陶艺历史,感悟陶瓷制作魅力,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开展陶瓷制作学习的社会实践。中国是瓷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