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假的到来,“遗梦陕甘”调研团队的成员们相继返回家乡,成员们在严格遵守当地和学校的防疫规范的情况下,也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对陕甘文化的实地调研活动。
走进陕甘民间文化,寻找失落已久的民间宝藏。
1月17日,为调查秦安小曲的发展现状及困境,调研团成员朱凯亮同学前往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安伏镇朱峡村龙潭寺庙院,观看了秦安小曲演唱,对主要唱段进行录制,并采访了朱永录、朱二虎、姬拾喜等演唱者。
1月23日,为了解民间艺术的传播路径,调研团成员代艺璇同学前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百里黄河风情线,实地考察并拍摄录制了兰州人民在闲暇之余的娱乐活动,包括合唱甘肃民歌、搭台演唱秦腔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
2月10日,因疫情防控需要,调研团成员代艺璇同学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蛤蚬乡蛤蚬小学总务主任雒其盛进行了线上采访,在征得被采访者同意后,由张佳辰同学将雒老师保存的蛤蚬小曲演唱视频配以字幕发布在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媒体软件加以推广。
2月11日,为了解榆中社火文化,调研团成员代艺璇走访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邴家湾村和郭家庄村,参观了当地的社火表演并录制了相关视频。
2月16日,调研团朱凯亮同学前往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杜家岘村实地调研了秦腔庙会文化,观看录制了由临洮县剧团主演的秦腔“大戏”。
2月19日,调研团朱凯亮同学前往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安伏镇前山村观看并录制了皮影戏表演。
听秦腔小曲,寻失落宝藏。“遗梦陕甘”调研团成员本着实事求是、深入挖掘的原则,于陕甘两省多地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了多位民间表演艺术家,并将实践成果配以字幕和介绍发布在抖音、快手、微博、B站、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加以传播,增进了团队对陕甘地方小曲、社火、秦腔、皮影戏等民间艺术的认识,对团队成员思考如何有效传承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走进陕甘民间文化,感受悠久厚重的文物典藏。
1月18日,调研团丁佳伟同学前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桥梁博物馆,近距离地了解了兰州黄河铁桥的百年沧桑历史以及浓厚的黄河文化,整理了相关的文字资料。
1月18日,为深入了解秦腔的发展历史,调研团丁佳伟同学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秦腔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增进了团队对秦腔艺术的了解。
2月6日,调研团沈钰涵同学先后参访了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秦腔艺术博物馆,体验了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以数字化音频形式保存的古腔古调,对于团队成员录制的音、视频的保存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2月12日,调研团段佳同学前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渭南博物馆进行拍摄以及详细记录,为团队对陕甘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线索。
观文物典藏,惜厚重历史。“遗梦陕甘”调研团成员本着观摩学习、体悟历史的目标,于陕甘两省多所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了民间艺术文化多样化、视听结合的保存、展示、传播方式,并记录整理了相关资料,形成了对陕甘文化的系统性认识,对团队宣传弘扬陕甘文化作出了有效示范。
走进陕甘民间文化,探究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
2月13日,为更好地宣传陕甘文化,调研团成员代艺璇同学走访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琴韵艺术学校,与学校的钢琴老师杨洁进行了沟通询问,确立了音乐游戏的制作方向,并对学校学生宣传了团队的实践成果。
2月15日,为调研陕甘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生存现状,调研团成员代艺璇同学走访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文化馆,与文化馆工作人员、榆中县文联副主席李景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查阅整理。
2月18日,为进一步落实团队的实践成果,调研团成员代艺璇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政府文旅局取得联系,介绍了团队关于文创产品义卖的设想。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支持,并提议于甘肃省兰州市清水乡驿孟嘉山村先行试点,以促进当地的扶贫工作。
逐陕甘民俗,燃振兴之火。“遗梦陕甘”调研团成员本着固其根本、推陈出新的理念,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进行定点合作,确立了文化创意产品和音乐游戏的设计方案,响应了“返家乡、振乡村”的号召,有利于陕甘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与弘扬,为乡村振兴扶贫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寒假期间,“遗梦陕甘”调研团十三名成员奔赴陕甘两省四市共十八个调研地,将目光聚焦于陕甘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响应了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也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演奏陕甘音乐的队伍中来,同时为陕甘民俗音乐实现从文化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移提供初步思路,为促进陕甘一带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初步实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1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