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调查实践活动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 作者:伏羲科技项目小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调研报告

实践人:王慧敏

院系:法政学院

班级:20级公管(1)班

姓名:王慧敏

学号:202013290003

实践单位:阿克苏地区博物馆

实践时间:2022年1月13日至1月20日

实践资料:

(一)实践前思考及实践目的

2022年1月13日,我通过群消息看到了关于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调查的一则通知。在期盼假期到来的同时,我在心中默默盘算寒假该做些什么,恰巧这则通知的弹出引起了我对博物馆数字文化现状情况的兴趣,我毅然决然选择去做这份调查。

2022年1月14日,经过一天劳累奔波,我从南京出发经乌鲁木齐中转,最终抵达了目的地—阿克苏地区。虽然这座小城市没有大城市那般的繁荣发展,但在这短短几年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的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文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可以穿越时空,了解历史的风风雨雨,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他担当着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四大功能。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中国已登记在册的文物点约有35万处,收藏于各类博物馆当中的文物达1200万件,每年还有大量的文物出土,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保存条件、保护技术等诸多限制,能够展出和提供研究的文物仅占极少部分。

当刚结束完考试的兴奋与惬意渐渐淡去,我回想了一下自我这半年的大学生活,这半年我利用周末的时间体味南京的人间烟火气息,虽然在南京博物院和朋友看见了属于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景象,却也暗自对城市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感到担忧,因此我对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调查的想法也越来越深入。

2022年1月15日至16日,我通过各种途径搜索关于探究我国文化遗产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涵盖数字化在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数字化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普及程度、应用方式、使用效率等调查,以发现并尽可能解决数字化在产业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中行动及实践概述

2022年1月17日,我从网上搜集有关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以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为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内容如下:

一、丝绸之路带入式互动体验系统

五面超高清环绕屏;手指与手势识别;超高真实、海量高程数据,呈现真实地形;支持毫米级别的定位追踪及高刷LED的三维视觉呈现,刚刚亮相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带入式互动体验系统”科技范儿满满。体验系统包涵“丝路概览”、“丝路大地形”两大全景体验剧情,采用航拍视角将丝绸之路历史发展脉络一一为观众梳理,“遗址数字化展示”模块将阿克苏地区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乌什喀特古城、阔纳齐兰古城等共八处文物遗址进行全景还原,体验者可使用交互感知设备进行虚拟游览,不受地域限制游览阿克苏地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世界文化遗产,仿佛进入历史时空传送门。

通过体验,参观者以最直观的方式进入丝绸之路历史长河中,越过高山、沙漠,走进丝路重镇,品味阿克苏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道历史时空传送门可360度环游丝路遗址,也可同时容纳多名参观者,所有参与者完全被三维立体画面所包围,沉浸于其中。体验系统大大拓宽了阿克苏博物馆的展陈、宣教方式,以数字化虚拟展示的方式,让公众在博物馆即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了解阿克苏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丰富了阿克苏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宣教等的技术和手段,为公众带来前所未有、震撼性的沉浸体验。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紧紧围绕“让文物活起来“,在数字化文物展示上不断创新,先后投入六百余万元,建成了全疆博物馆首家数字化展厅,打造了龟兹石窟一比一复原场景、魔法换装、360度全息文物鉴赏、文物精粹墙、VR眼镜探古城等智慧化博物馆设施,让公众和文物“亲密接触”,大大提升了展览的互动性,让博物馆真正走近寻常百姓身边。

二、科技“密码”

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院)利用高科技数字化手段,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十三五期间,地区文博院(博物馆)充分利用馆内文物资源,运用高科技数字化手段,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龟兹洞窟复原展示厅,采用国内先进的3D复原打印技术,精准还原克孜尔石窟17窟、38窟。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观众不出博物馆就能感受龟兹壁画的魅力。

建立全疆博物馆第一家数字化展厅,采用全息技术、VR技术、3D触控交互等技术,对阿克苏地区精品文物、相关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科技,使阿克苏地区历史文化“活”起来,结合三维扫描、虚拟浏览、古迹复原、游客现场多媒体互动等多种体验方式,使公众全面了解并认识阿克苏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馆内珍贵文物,体会阿克苏地区的多元一体文化魅力,在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带给观众互动式的参观体验。

建设“丝绸之路带入式互动展示系统”,采用航拍视角将丝绸之路历史发展脉络一一为观众梳理,“遗址数字化展示”模块将阿克苏地区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乌什喀特古城、阔纳齐兰古城等共八处文物遗址进行全景还原,体验者可使用交互感知设备进行虚拟游览,不受地域限制游览阿克苏地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世界文化遗产,仿佛进入历史时空传送门。

十四五期间,地区文博院(博物馆)将充分利用馆内文物资源,坚持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继续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工作,将更多馆藏精品文物进行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建立文博院文物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集合文物保护、馆藏文物管理、文物资源利用等多种功能,进一步强化文博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和展示水平。

三、全面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1) 阿克苏博物馆手机APP:宅在家里“逛”博物馆正在变成一种现实。走进博物馆大厅,就能看到馆内搭设“未来博物馆体验区”,多种高科技数字化设备供观众免费体验。通过扫码安装博物馆APP,在手机上了解场馆简介、参观指南、社教活动和视频赏析,在展厅中通过实时定位听取自助语音讲解,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真正实现了一部手机就可以玩转博物馆。同时,在体验区,还推出了无线VR文物眼镜、360度文物实景平台,让观众置身阿克苏文物遗址实景中,同声语音讲解将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2) 全息投影、AR增强现实、3D触控交互等技术

2022年1月18日,我坐公交车至阿克苏博物馆,并告知相关工作人员我们的来意,顺利地进入了阿克苏博物馆,并与当地阿克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我们从博物馆文物馆藏数量、博物馆日均参观人数、博物馆文创销售额、博物馆可供参观的馆藏数量、博物馆数字化程度(具体数据或数字化百分比)、博物馆文物数字化成本(可以以单件立体文物采集价格为例)、博物馆针对数字化是否已有了解和相关具体计划、博物馆是否有实现数字化管理及相关规划等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询问。

(三)实践后感悟及实践总结

2022年1月19日至20日,我总结好谈话的内容,整理好相关资料打成文档,写出调查报告。这是我独自个人以大学生的身份进入当地部门进行的第一次社会调查实践,让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也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透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次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对社会的了解,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自我的奋斗目标。期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3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举办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和人才引进工作调度会
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和人才引进工作,1月19日上午,我院在求实楼302会议室召开工作调度会。我院相关负责人及博士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与会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别汇报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有序开展学生返校工作
新学期,新气象,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通信与电子学院在开学前制定了学院《2022年春季学生返校工作方案》,2月19日开始,学院严格按照该方案执行返校工作,通电学子健康有序…
追忆红色精神,砥砺百年初心
为了学习党史、传承精神、缅怀先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寒假社会实践队在烟台招远开展了“追忆红色精神,砥砺百年初心”实践活动。2022年2月13日实践队员前往了西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实践活动。首先队员进…
枣庄大学生参观铁道游击队景区,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弘扬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白歌实践队赴英雄纪念园和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参观学习为进一步发扬红色革命传统,深刻感悟红色革命背后的故事,缅怀英勇献身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安财学子再启程---探索革命遗址,重温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焕新颜,蓄力赋能新百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过去的奋斗历程,眺望前方的奋进道路,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次社…
点亮星空调研团走进阳谷环保事业
2022年1月29日,山东大学(威海)点亮星空调研团成员开展了与垃圾焚烧发电相关的访谈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线上采访了聊城新源热电总经理,讲述了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基本状况我们了解到,新源热电主要是处理…
关于黄石市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
关于黄石市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崔宇冲(生命科学学院2006班)【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我们同围的环境也道到了污…
点亮星空调研团|深入访谈实践
点亮星空调研团|深入访谈实践2022年2月15日,点亮星空调研团成员开展了垃圾处理相关的访谈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詹苡翎线上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陈教授。陈教授在访谈中介绍到,她研究的方向是新能源材料的…
探新路,调研乡村“三权分置”发展状况
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规定,即推行三权分置。“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使继家庭联产承包责…
走进乡村,调研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数字化,是指将各类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并加以处理的过程。而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应用以及农民在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