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目的建设黄石地区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我们通过走访调查与资料搜索的形式,研究黄石地区居民的生态法律了解程度,分析居民生态意识的水平并寻找出最有效的生态文明宣传途径。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和线上问卷调查,抽样的范围在湖滨大道、青山湖和顺佳四季花城小区地带之内,包含该地区的单位工作人员、居民区常住户、商户经营者、退休人员等。线上问卷调查覆盖范围更广,调查对象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并尽量地扩大了调查范围,以使获得的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调查方法本次的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和查找文献的形式展开。本队成员广泛参阅和收集各类与黄石本地生态相关的资料文件以及期刊杂志等多方面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分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调查问卷的内容,明确了调查的方向和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队成员在经多次开会讨论,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问卷的调查方向和内容。问卷的总数拟定为线下300份,线上300份。本次问卷是以黄石地区生态情况、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居民的生态意识为出题方向,用以调查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全体队员共同出题,由队长主持开会并选出客观性及准确性高的相关题目,再由秘书组整理成一份内涵相对全面、覆盖广的调查问卷。问卷由7道选择题、4道多选题和1道主观题组成,其中前3道题为基本信息题,以详细了解黄石地区居民对生态保护法律的了解情况及对身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线下问卷由本队成员分组分区进行问卷发放,线上问卷由问卷小组制作出线上问卷,在线下问卷结束发放后进行。线上线下发放时间均为三天。
(2)查找文献法:资料小组成员在调查前通过知网、中国期刊网、湖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官网、万方数据等查阅与黄石生态文明相关的文献资料,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和整合,从而进一步了解黄石市的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去粗取精,进而确定详细的调查内容。
调查过程
2021年12月13日开展了万物生长实践队第一次大会。首先队员进行自我介绍,队员们对彼此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队长对寒调活动的前期工作进行了部署,将整个实践队分为组织组、秘书组和宣传组,组织组分为了活动小组和问卷小组,秘书组分成了文案小组和资料小组。组织组活动小组负责撰写本次活动的策划案、行动路线、值班表;秘书组资料小组负责收集相关资料,文案小组负责整理并润色资料。
2021年12月24日开展了万物生长实践队第二次大会。在第二次大会上,组织组问卷小组综合了大家的问卷,确定了本次调查问卷的所有题目;组织组活动小组为大家介绍了本次寒调活动的问卷发放路线和摆点小区的地点,并且将摆点和发放问卷的路线以及活动策划案以文件的形式发在活动群中,以便大家查看行动路线。
2021年12月28日我们开展了万物生长实践队第三次大会。我们在会上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活动的所有细节,并安排了最后的准备任务。会后,两位队长与活动小组代表共同前往集市采购了摆点需要的零食礼品等物品;其余成员在生科院系办绘制三块展板。
2021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开展了线下摆点与线下问卷发放活动。活动期间,队长着重强调了寒假社会实践的安全纪律问题,要求所有队员必须一起集合出发返回,并且必须有一位队长带队,在出发和返回前后都必须定点拍照打卡,确保每一位队员的安全。同时,本队也严格遵循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要求每一位队员在活动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依法依规就近就便组织各项实践活动。活动顺利进行,队员们都干劲十足,虽然天气极端,但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2021年12月31日下午开展了万物生长实践队第四次大会。会上,每一位队员都总结了本次活动中自己的优缺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队长进行总结发言,总结了活动中不足之处并与大家分享了改进方法
2021年12月31至2022年1月1日,问卷小组负责整理和汇总调查问卷的结果,并且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统计图,以更直观的反映黄石市的生态文明和居民生态意识的情况,以供大家进行结果分析。
2022年1月5日开展了万物生长实践队第五次线上大会。会上,各小组组长分享了各小组后期的总结工作,队长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并部署了后期的任务。后期由秘书组收集各小组的资料,交由队长进行材料汇编。
加强节约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强用水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人口、经济等与水资源相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改造。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空中云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严控无序调水和人造水景工程,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发展绿色矿业,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推动科技创新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工艺创新与试验。支持生态文明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净化农产品产地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推进尾矿安全、环保存放,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大宗固体废物。建立健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深化交易试点,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全面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加强统计监测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温室气体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准确性、及时性,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
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