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返家乡|四舍五入团队寒假社会实践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作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为贯彻落实“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干精神”的实践要求,讲好家乡故事,在独厚风土人情下探索家乡发展的中国经验和智慧。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四舍五入”团队解决实际问题,为贯彻落实“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干精神”的实践要求,讲好家乡故事,在独厚风土人情下探索家乡发展的中国经验和智慧。

潮州彩瓷又简称潮彩,是汉代传统陶瓷工艺在时代中结合地方特色酝酿而生的一种独特的陶瓷彩绘艺术。新彩颜料与传统釉上彩绘艺术的结合,在能工巧匠的精细描绘下,潮州彩瓷具有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线条流畅、优美生动、格调高雅等特点。

通过线上资料的搜集,小队成员了解到,以彩瓷工艺为代表的广东省潮州陶瓷业在其世代传承中经历过工艺闻名中外的兴盛时期,也曾遭遇过人才断层、后继乏人的衰落时期。后来经过政府的政策调整以及产业自身的整合、升级,潮州彩瓷又以新的活力逐渐重回大众的视野中。

为进一步了解影响广东省潮州市陶瓷业的兴衰变化的原因。在2月初,分队访问员王嘉妮利用春节访亲时间对外公邢柏桐(原潮州彩瓷总厂厂长)、母亲邢盈(原潮州彩瓷总厂彩瓷艺人)进行了一次访谈。希望从曾经的产业经营管理者及生产者的记忆中去寻找到线上资料未公示的一些历史细节。

1950年,由潮州(源裕、通利、南兴、玉顺、双艺、合成昌、陶成玉)七家私营彩瓷庄重新组合,成立潮州城镇联营彩瓷庄。1952年9月,成立不久的联营彩瓷庄因无法经营,资本家全面解雇工人。不少技艺人员分散到周边各地(包括香港,澳门)。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发展。由17名失业技艺人员成立彩瓷加工组,生产自救,此后发展至22人。潮彩由此初成雏形并发展。1954年又成立潮彩生产组。人员达40多人。1956年,流落在港澳、高陂、饶平等地的几十位潮彩艺人回到潮州并成立彩瓷生产合作社,人员发展至70左右人,1958年发展到108人。

到1969年已发展至500多人。随着外贸出口和内销旅游的需要。彩瓷工厂日益增多,发展壮大,盛况空前。短短的20年时间,潮州市有彩瓷专业厂6家,发展最快当属潮州彩瓷厂,所不完全统计,最高拥有4000多名职工和一批潮彩艺人、工艺师、技术人员。年生产瓷器4千万只(件)以上,产品遍及国内28个省市,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地区)区,占汕头口岸年出口彩瓷器60%以上。

改革开放后,中国各行各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新的技术和体制、外企资源的合作与吸收成为了企业之间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小工厂趁着这波浪潮努力成长,翻身成为了后来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

通过访谈,小队成员了解到,为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进一步扩大潮州彩瓷工业的生产规模,在潮州政府的支持下,广东省潮州市彩瓷工贸集团公司应运而生,潮州彩瓷厂成为了集团公司彩瓷生产、外贸经营的主力。至此彩瓷的生产经营水平达到了顶峰。

然而,在20世纪末,由于自身老旧的管理体制未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上公司管理层人员的错误决策直接对工厂造成的不良影响,潮州彩瓷工贸集团公司的经营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最后公司破产倒闭,彩瓷厂生产车间也宣布解散。虽然今日潮州彩瓷厂旧址还在,机构还残存着,但也只是有名无实的一个空壳罢了。

随着大树的倒下,树上的花飘落至千万家。厂内生产车间解散后,大量的潮彩艺人失去了工作。为了生存,工艺人们必须做出选择,一部分潮彩艺人自行或者与他人合作设立彩瓷工作室;一部分潮彩艺人以资深老工艺人的身份去往潮州市潮安区枫溪区一些规模较小的陶瓷制造工厂担任彩瓷工艺指导人员;而留一部分人员放弃了一身技艺转职从事了其他工作……

邢柏桐,曾经的潮州彩瓷总厂厂长,在访谈中感慨道,潮州彩瓷总厂的衰落,既是令人惋惜的去也是令人期盼的,惋惜的是曾经作为潮州陶瓷产业链中一颗引航之星的潮州彩瓷厂最终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陨落。令人期盼的是随着它的陨落,潮州陶瓷彩绘的技艺随着潮彩工艺人的东西奔走而得到了广泛传播,从此这套工艺不再是为少数厂家所占有,它与其他陶瓷制造技艺相结合,在兼收并蓄中让潮州陶瓷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为了使潮彩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有关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政策,潮州彩瓷被列入保护工艺门类,同时“潮州彩瓷”也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重点保护项目。

2014年,潮州彩瓷烧制技艺以传统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分队成员王嘉妮表示,通过此次调研走访,自己对家乡的彩瓷业发展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令她高兴的是家乡的彩瓷业在政府的帮扶与产业自身的努力下已经重新焕发生机,如今的彩瓷业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销外贸规模,而在当地又与新兴的旅游业结合,玉与潮州工夫茶、潮剧、潮绣、潮雕等潮州传统文化一同成为了潮州旅游文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也希望,能利用此次调研实践的机会,为家乡特色产业做好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潮州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了解潮州这片古韵犹存的土地。

习近平在潮州考察时曾强调: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新时代青年,应当响应时代的号召,不忘初心,利用自身所长,依托国家给予的好政策,结合新发展理念为家乡产业做好宣传,办好实事。为家乡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深入建筑产业全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解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以此助力建筑行业的发展,在2023年7月3日,遇“建”家乡的中国式现代化小分队由6名来自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队员组成,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 李星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孝感大悟金岭村,感受文化底蕴

湖北省孝感大悟县金岭村四面环山,中为梯田,地形像一个盆地。一条小河蜿蜒地穿村而过,河水调节了村落气候,形成“气”:重峦叠嶂的山挡住了风、使“气”得以留驻。近年来,金岭村展开精…… 李星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近金岭村:学子暑期实践返乡直播带货 为金岭人民助农增收“燃”起来

2023年暑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遇“建”家乡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实践队来到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金岭村开展实地调研,17名青年学子运用专业所学和个人特长,当起了带货主播,助力乡村振兴,为金…… 李星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探访将军故里,传承红色精神

本网讯(通讯员李星宇)赓续红色血脉,深植爱党情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色文化调研队前往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开展为期14天的调研实践活动。“三条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是乘马岗…… 李星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播红色基因,乘马岗镇最美民宿—红军客栈

本网讯(通讯员李星宇)感悟红色文化,坚定精神信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色文化传播组前往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在实地深切感受当地红色文化,坚定红色信念的同时,发现一群红砖古厝,…… 李星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学工办教师赴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精神血脉,近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学工办全体教师赴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艾香袅袅处,青春与文化共舞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博学楼的窗棂,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四十余张年轻的面孔围坐在一起,目光聚焦在讲台前志愿者手中…

“智惠安康”走进武汉:大学生用AI与温情守护银发族健康

“智惠安康”走进武汉:大学生用AI与温情守护银发族健康“这些娃娃不仅教我们防骗,还陪我们聊天、做手工,比自家孩子还贴心…

繁樱似锦芳华绽,义务导游递温情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最新发布

基层医疗先行,推动乡村振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但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占的比重较大,再加上农村的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因此基层医疗卫生问题仍制约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特别…
机电工程学院红色之星团队云调研常州三杰精神及感想交流实践
为了进一步引激发青年学习党史的热情,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引领大学生从探寻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中的实践中坚定信念、启迪思想、获得力量,2022年1月20日,机电工程学院红色之星调研团队在线上开展了…
一波三折,来自女子双球的逆袭
2月6日,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落后两球的不利局面下,以3:2的成绩逆转韩国女足,在16年后再次夺得亚洲杯的冠军。无独有偶,就在5个小时前,在北京的赛场上,女子冰球在日本队领先的不利情况下,…
把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机制,研究乡村治理新方向
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一种较为特殊的新制度,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应运而生。1月8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雁领稼穑调研队前往青岛西海岸的宋家柳沟村进行实践调…
【管理学院】三十亿人上冰雪,期待雪上出奇迹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7日电(通讯员张馨文)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落实,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体育学科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高校需跟随焦点来完善体育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走访家乡非遗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
“颂美景,承译心”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 曾祥薇
“颂美景,承译心”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曾祥薇1月18日星期二晴“颂美景,承译心”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为助力乡村发展,针对乡村的国际旅游进行相关调研。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国际化的旅…
“颂美景,承译心”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 陈胜杰
1月18日星期二晴我们“颂美景,承译心”社会实践调研团,为了乡村振兴发展,想要针对乡村的国际旅游做出贡献。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国际化的旅游很有利于乡村的发展。我们着手的方向是…
对乡村房屋建设进行调研
“汇聚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对乡村房屋建设进行调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解乡村振兴中,房屋改造,房屋建设情况。“汇聚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于2022年2月7号上午在山…
保障和改善民生,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乡村振兴稳步前进——“汇聚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