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陶是世界上最轻薄的陶器,黑陶文化是黄河地区的重要文化,同时也是本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玄青陶韵队于2022年1月7日前往日照市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并采访了黑陶非遗传承人邢葆东先生,参观黑陶文化博物馆。
图为邢葆东先生向实践队员介绍黑陶文化
来到展览馆的正厅,邢葆东先生向实践队员介绍了黑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据邢先生表示,最初发源于章丘龙山镇的龙山文化是黑陶的起源,而后在江苏河南等地的产生大汶口文化时代,是黑陶发展的鼎盛时期。实践队员了解到,山东省是重要的黑陶文化传承区域,全国的黑陶厂家共有120家,而在山东省的就有60家左右。接着实践队员在展览厅参观了邢葆东先生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邢老师在1997年为香港回归时设计并制作的“盛世龙瓶”。邢老师详细地介绍了盛世龙瓶的制作过程以及各个图案和形状的寓意:高1.997米,代表1997年香港回归,其上共画有96条龙,代表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中间两条大龙代表长江黄河。同样地,在澳门回归之际,邢老师也为其设计制作了另外一项作品,“盛世龙盘”,都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也寓意着中国未来欣欣向荣的景象。每一项作品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在密闭的房间灯光恒温烘干,才能保证作品形状的完整。“盛世龙瓶”的制作就花费了邢老师10个月的时间,用了50多张设计图纸,在当时引得很多人赞叹,邢老师也被请到北京作采访与展出。 图为邢葆东先生向队员介绍作品“盛世龙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瑞 供图实践队员来到博物馆二楼,其中两个展厅,里面陈列了黑陶在劳动人民生活中参与的角色。展厅里陈列的是出土黑陶的各种生活用品:缸、碗、熨斗、水壶、秤砣等等,不同时代使用的器具上都刻有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例如新中国时期的“当家做主”等,真切形象地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黑陶从最初起始祭祀礼器到生活用品再到工艺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生活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进步。另外一个展厅就是专门摆放邢葆东先生与学生设计和制作的专门用于售卖的作品。与其他展现时代特点与生活气息的作品不同,售卖厅的作品都赋予了“如意”等吉祥的意象,更多地贴近当代的生活。采访传承人精神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邢葆东先生自1990年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带领学生研究黑陶、发扬黑陶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黑陶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黑陶在生活领域的应用也变得很少,但是邢老师一直坚守冷板凳,坚守着对文化的热爱,世人称他“黑陶邢”。在北京展出作品“盛世龙瓶”后,有人曾出38万希望买他的作品但被邢葆东先生拒绝。他提到,传承手艺不是要靠国家给予条件支持和诱导,而是要自己热爱,一生做好一件事,“爱一辈子,学一辈子,干一辈子”是邢葆东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坚守的的重要精神,这也正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毕生追求。在与邢葆东先生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日照市政府也鼓励学生参与到黑陶文化的学习中。因此通常会有学校或者家长带领学生来学习黑陶的制作,引导年轻一代走进黑陶,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黑陶文化博物馆也设有专门的展厅,里面设有用于制作黑陶的工具,摆放学生制作的正在烘干的作品。通过亲身体验使大众参与到黑陶的制作中,而不仅仅是展示和讲解,这正是传承手艺,发扬手艺的关键。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当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参与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当中。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8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