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独树一帜的国粹。水墨画作为国画的一种,它大气磅礴而又不失清新雅致,借线条粗细表达美学意境。为深入探究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文化传承接力队队员刘俊于2022年1月27日来到了江西省著名国画画家涂传斌涂老师的工作室,从涂老师的水墨画中领略中国国画的魅力。
出发前队员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关于国画的资料,了解了国画的大致分类以及国画的基本常识,同时队员还记录了查阅资料时遇到的种种疑惑。来到涂老师的工作室,涂老师正在观摩以往的作品,看见队员的到来,涂老师很是欣喜,表明来意后,涂老师提起笔墨在宣纸上写下了“笔、墨、纸、砚”四个大字。看着队员不解的眼神,涂老师解释到,要想真正了解国画,首先得了解国画的创作过程,“笔、墨、纸、砚”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自古以来都有着一些讲究。随着涂老师生动的讲解队员对于国画的创作过程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随后涂老师介绍到,国画可分为三大类:山水、花鸟、人物。国画的形式有很多,他的作品大多数是水墨画,涂老师领着队员来到了他的一幅作品前说道,国画它不像书法,刚劲有力,一字成一韵,用文字叙述人世常情。但它却用一支笔,绘出古色古香的江南山水、花间鸟兽、人物形态。它用水墨渲染人间美景;用线条勾勒事物轮廓;用色彩定格须臾岁月。一笔一墨都流露出画者的心境气节,当世的民生风貌。当询问到现代科技对于国画文化的传承作用,涂老师表示现代科技主要通过分析合成新型颜料、墨汁、纸张来延长作品的保存时间从而便于传承,他认为国画文化是一门技艺,习者需要领悟加勤奋,现代科技更应当通过媒体宣传来激起年轻一代对于国画的热情,进而更好地传承国画文化。
“笔墨纸砚”、“皴擦点染”、“干湿浓淡”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却浓缩了国画的精髓所在。国画的传承需要扎实的功底和十足的耐心。希望新时代的科技力量可以带领新时代的青年重温古代画作中的技艺与情怀,透过笔墨感受文人迭代传承,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7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2年7月26日清晨,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暑期调研队与众多大学实践团队共同徒步来到宝塔山下,在出征仪式结束后,迎着烈日,团队们一起攀登宝塔山。在讲解员老师的带……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6日,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延安实践团队的青年们齐聚延安宝塔山会师广场,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与诸多队伍共同见证和参与“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6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调研队与众多实践团队共同来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进行参观与学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土地革命战争和……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暑假,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调研队前往延安,追寻红色记忆,在时代下传承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主要内容包……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晚,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机关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冯云星在基地开展《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教学。冯老师按照……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步行到达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参观完中共中央西北局……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步行到达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来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