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告别舒适圈,迎接新挑战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湖师文学院

告别舒适圈,迎接新挑战

□史默含(文学院2004班)

2022的钟声即将敲响,寒调也告一段落。今年我以不同的心境体验了寒调,也获得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次寒调就像是一场从2021年到2022年的过渡,让我有机会试着跳出舒适圈,获得新成长。

新课题,新收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学生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细致呈现,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也是一种潜力无穷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意味着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我要发挥我的能动意识和创新精神,而这恰恰是我的弱项。我总是习惯将自己困在预设里,不敢突破传统想法,这次寒调却给我大胆发言的机会,让我勇于在讨论中尽情抒发奇思妙想。俗话说“敢想敢做”,不敢想怎么敢放手做呢?尽管我的一些想法没被采纳,但是我面对新课题的勇敢表现不可否认。新的一年,我也会遇到接踵而至的人生课题,我依然要勇敢面对、妥善处理,从中得到更多新奇的收获。

新身份,新体验。去年我呆在宣传组为实践队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今年我却毅然决然地参与问卷撰写,成为了景行实践队背景组成员之一。虽说宣传工作于我更有经验,但我却不想止步于此,而是渴望多方面发展,学习一些新知识。这算是弥补了去年没有深入参与讨论的遗憾,也是兑现去年心得里“挑战自己,不囿于现状,开发新技能”的承诺。经过队长的分组,我被安排在背景组里,携同组的一位学妹一起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大背景。在研究课题背景时,我了解到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站在师范生这个角度来看,以后我也会给我的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那么让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是我所神往的。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我也不禁产生了一丝自豪感。对我来说,我能够参与思政教育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非常荣幸的!

新任务,新挑战。如果说我对宣传组拍照、写稿、投稿的工作是了如指掌的话,那么我对背景组问卷题目的撰写就是毫无经验了。但凭借着去年观摩学姐们讨论的经历,我翻出去年的问卷模板一步步摸索着,考虑如何以背景为角度设置题目。在设计题目与答案时,我小心翼翼地追求两全其美——既要让填写问卷的人一目了然,又要把题目设置得有深度一些,以便对后期的报告有帮助。会议期间,我们经过层层筛选、修改,绞尽脑汁才有了定稿上的题目。现在回想起来,出题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随意,一份完整的问卷饱含了大家的心血。此外,我和学妹还承包了问卷开头的导语部分。我们两个先按照模板各想出一份方案,在互相修改、彼此参照后,我们结合了各自的优点,将两种方案有机统一,最后递交给了实践队队长审核。看着修改后的最终版本的导语呈现在问卷上,我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跳出舒适圈,在于摆脱经验主义。当我自以为熟悉寒调流程时,现实却猝不及防地“打脸”。面对学妹的各种疑问,显然我是无力招架的。一次寒调经历并不能让我充分了解其中所有的安排,有许多疑惑没能为学妹解答我也感到很遗憾。在撰写导语的过程中,当我还在依赖于经验主义刚愎自用时,学妹面对新事物却能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后来,我去向队长请教了一番,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学妹的模板是正确的,我也亡羊补牢及时纠正了过来。通过这个小插曲,我意识到有时候经验可以帮助我事半功倍,而有时候惯性使然,反而我会掉以轻心、误入歧途。我应该摆脱经验主义,向学妹学习“上下求索”的精神,永远对事物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

跳出舒适圈,在于打破刻板印象。整个寒调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就是题目的讨论与筛选。不仅题目的位置需要调整,答案的设计也有讲究。许多时候我们在修改题目时都能找出不合理、有瑕疵的地方,但是当队长提问应该如何修改时大家却都沉默不语。可见,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困难。在接收到队长鼓励性的眼神示意时,我便积极地提出了我的修改意见,但总是屡战屡败、差强人意。归根结底还是我没有打破对课题的刻板印象,一谈到“以学生为中心”总是条件反射地想到让学生讲课等课堂内的做法,却忽略了课下、线上、校外的举措。这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思路很局限,创新意识还不够。我不能让刻板印象禁锢住发散性思维的翅膀,我要打破自己立下的预设,将格局放大些、眼光放长些。

跳出舒适圈,还在于勇敢迈出第一步。待在舒适圈游刃有余确实很惬意,但这也意味着你不能像涅槃的凤凰一般获得新生。迈出第一步永远是最困难的,但慢慢走下去,困难也会随勇气与努力迎刃而解。时隔一年再次在校园里发放问卷时,我还是有些拘束与胆怯的。随着两三份问卷依次被递出,我逐渐大方地邀请更多同学填写,与我同行的搭档也很快跟上了我的节奏,最后我的问卷顺利完成发放。这让我明白了人生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一次次迈出第一步,才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破茧成蝶,是对舒适圈的告别;蚌病成珠,是对成长的迎接。这次寒调教会我告别舒适圈,迎接新挑战。等风来不如追风去,2022我会怀着满腔热情,遇见更好的自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1月24日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魔创未来”实践队开展寒假创客教育公益活动
教育学部“魔创未来”实践队开展寒假创客教育公益活动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秉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服务宗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魔创未来”实践队于1月17日至1月21日…
大学生思政教育之我见
大学生思政教育之我见□周子怡(文学院2003班)《诗·小雅.车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景行实践队的名字取中国传统文化这精粹,创社会主义文化之佳绩。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
高举思想教育旗帜,稳步引导社会新风
高举思想教育旗帜,稳步引导社会新风□魏诗怡(文学院2103班)九月,踏着淡雅可闻的桂子香,我们初入湖师,在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后,寒假来临,而寒假实践活动也如约而至,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思政育人,与时俱进
思政育人,与时俱进□王琪林(文学院2103班)人立而后凡事举,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思想正确,才能走正确的道路,才能肩负起责任和担当,才能为国…
憨兜成才记:曲师大学子在行动
憨兜成才记:曲师大学子在行动目前全球超过10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而在中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国现有心智障碍人士554万,加上多重障碍人士里还有430万的心智障碍者,组成了将近1000万的庞大群体,涉及的…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宣传红色经典精神引领
自19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以来,广大共青团员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为迎接共青团即将到来的100周年华诞,曲阜师范大学鲁译有约团史宣讲…
传递民族真情,找寻年味本源——“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
爆竹声声辞旧岁,又是阖家团圆节。春节作为我国传承上千年的传统节日,其亘古不变的内核是团圆。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也是春节最重要的情怀。”虽然团圆也是其他一些节日的主题,比…
“笔墨飘香,福字迎新” ——“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队员前往民俗文化村调研
春节民俗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更好地传承春节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居民的春节体验感,“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月19日前往甘肃省张…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象征着冬奥会运…
烟花的禁与放——“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
烟花爆竹是人们最熟悉的,也是最传统的祈福仪式,千余年来一直陪伴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它跟春联、年画、秧歌、饺子、汤圆一样,成为记忆里最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温暖细节。烟花爆竹记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