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是由导演管虎执导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该片以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为背景,讲述了“八百壮士”(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没有天生的战士
也没有命定的英雄
“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影片中张译饰演的老算盘说的话,也是每个普通人面对死亡时最真实的畏惧。端午,小湖北还有他们的叔叔都是农民,如果没有战争,他们或许可以来看看上海的繁华,把这个醉生梦死的地方悄悄藏在农作午后休憩的梦里。但是,他们活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最终死于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
你会杀人吗?你敢杀人吗?你能举起枪瞄准敌人吗?我们可以说不,但是战争不允许。当端午被逼迫用枪射杀日寇时,他最开始是一鼓作气的,但很快他就把枪扔下。他的良知,他的经历,他的教养,都让他无法下手,哪怕对面是他的敌人。但是,战场不允许善良,也不需要圣人,想活下去,就要杀死对方。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它容不下人性。端午最终还是选择了开枪,他的脸上有挣扎,有愤怒,有仇恨,有茫然,有害怕。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英雄。什么是英雄呢?不过是正好恰逢不幸,却顶住了天,立住了地,为旁人撑起来活下去的余地。
国人皆如此 倭寇何敢
租界和战场不过隔了一条苏州河,却隔着生与死。河的一岸有漂亮的歌女,卖小吃的小贩,喝酒享乐的富人,而河的另一岸的人只有隔着灰蒙蒙又残缺不堪的玻璃望着对面的一切。租界的光照在他们眼里,却照不亮他们的身子。“那边真漂亮。”“那边是租界。”“那边是天堂,这边是地狱。”
日本声称要三小时拿下四行仓库,租界的人以此打赌,他们隔着苏州河看好戏上演,只是这戏是以同胞的血肉为祭。当那些看戏人以为日军就要胜利时,仓库的战士身绑炸弹,接连跳下,在血肉模糊中,告诉所有人,中国还在,上海还在。是同胞的热血唤醒了河对岸的灵魂,那些看客再也没法置身事外,终究也是入了戏,动了情。为了给仓库送去电话,租界的人抱着赴死之决心,排队用性命接力过桥。电话终于送过去了,那些年轻的生命也永远地留在了桥上,他们不是军人,但是他们是中国人!
待我成尘时
你将见我的微笑
从走进这个仓库,他们就预知了死亡。明明知道是死,那为什么还要坚守呢?影片中谢晋元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不只是在这里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他们也的确做到了。坚守仓库的第三天早晨,冉冉升起的旗帜,上海看见了,世界也看见了。哪怕敌人开着飞机冲来,哪怕自己奄奄一息,也要护旗帜不倒。懵懂无知的小儿,刻薄自私的妇女,胆小怯懦的书生,冷漠无情的戏子,此时都在为他们哭泣。
其实,死有死的意义,生也有生的价值。八十八师最终决定撤退,留下了一批人赴死善后,他们用牺牲换来战友的命。活下去的人,他们背负着死去的魂,要继续走完这条血雨腥风的路。
过桥撤退时,日本发射照明弹并对八十八师进行扫射。桥的这头,是前仆后继的战士,桥的那头,是租界伸出来的一只只被栅栏划伤的手。一头是死亡,一头是希望,一边是黑暗,一边是光亮。正如影片所说:“靠我们这区区四百来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人来抗。”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脊梁的一节,只有当所有人都醒过来了,立起来了,中国才能真正屹立在世界东方。
永铭记 以致敬
《八佰》只是抗战微小的缩影,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痛。在今天,我们离那段灰色回忆越来越远,但是我们始终在不停回望。这份回首,是对战场英魂的致敬;这份铭记,是对过去苦难的祭奠。最后,分享电影中的一封家书:“玉芝吾妻爱鉴,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7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