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电(通讯员:曹睿),豫西黑猪作为地方特色猪种一直受到政府与养殖户的高度关注,但洋猪种的入侵使黑猪的保种育种问题成为黑猪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助力解决这一问题,14日上午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小黑联盟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杨又兵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张村调研黑猪养殖情况并对黑猪体尺外貌等数据进行检测工作。
蜿蜒崎岖的山路尽头便是实践团队的目的地——益生元养殖合作社。伴随着狗吠声和动物粪便的味道实践团队走进厂区。团队成员发现此合作社的规模有二百头左右,养殖设备与方法还比较传统,养殖黑猪的场所主要是传统猪舍,繁殖方式采用本交,饲料喂食方式缺少科学性,成员们把这些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小黑联盟的成员组成三个小组并且分别下圈用尺子量取背高、额宽、头长等指标数据。面对犹存野性的黑猪,团队成员们沉着专业,虽然在测量记录过程中频出意外,但是每组最后都成功完成了测量。
此次的调研让实践团队成员深深意识到一些养殖合作社设备和喂食方式仍然没有实现现代化科学生产,思维方式和养殖方式还较为传统,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使黑猪杂交,纯种黑猪越来越少,而对黑猪品种的提纯选育是实践团队之后工作的方向。实践团队会严格审核测量数据,导入GBS系统,提纯黑猪品种,为当地地方特色品种的保存工作做贡献。优化畜牧产业促进民生发展是当代动物科学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他们的青春也将在奉献中更加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6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