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访泥老虎 对话“非遗”的传承人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方长宜

“它温顺、静穆,有虎气,也有猫态······说的就是泥老虎!”泥老虎,又名“泥叫虎”,是起源于明万历初年的一种集形色,声动于一体的民间泥塑。

7月22日上午九点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寻访了淮南市潘集区蔡庙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如华。作为该地区泥老虎制作工艺的唯一传承人,蔡如华与队员们交流了如何制作泥老虎,告诉了队员泥老虎的制作原理等。

粗中夹细,化泥为虎

“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州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这是流传在民间的民谣,足以看出泥老虎在当时人民群众生活中是极受欢迎的,并且“虎”与“福”谐音,寓意镇宅、祛除邪鬼,是用以祝福的上好礼品。

泥老虎的模型制作和色彩图案都十分讲究,要经过许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制作工序包括:选泥,锤泥,制作胚胎,磕出胚胎晾晒,五成干后修胚抠哨子眼,身上涂上石膏风干,然后在泥老虎颈部的隔层中间插上一支苇哨,用牛皮纸把虎身黏起来,再涂粉上色,黄色涂虎脸,黑色点眼,红色涂虎口,绿色勾虎纹,一头泥老虎也就此呈现出来。“粗活细活都少不了,哪个步骤少了,它都不照!”蔡如华说道,他表示,泥老虎的制作一般是在冬天,然后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去庙会和集市上卖,以前多的时候要用拖拉机拉着去卖,一车装了上千个,满车的泥老虎,回来的时候全都卖完了。“现在不太行了,玩这个的孩子越来越少,加上这两年疫情,也就没有再做泥老虎了。”

传承不易,博会放光

记者了解到,泥老虎原先是手工艺者谋生的手段,而随着现代社会物品的多样化,泥老虎的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缺少手艺传承者也是一大难题。“现在啊,很少有人知道这泥老虎了,更别提学习怎么制作了。”蔡如华感慨到,他告诉记者,年轻人看这东西费事又不挣钱,都不愿意学习,连自家的孩子都不愿意传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泥老虎在第三届淮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亮相,和市民相会,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收获了不少粉丝;同年,被人遗忘的淮南“泥老虎”,在上海迎来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第十五届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上咕嘎作响、色彩鲜艳的泥老虎让淮南的展位前人山人海。“后来好多人跑来参观这泥老虎,问这东西怎么做的,还有电视台来采访。”蔡如华笑着对记者说道。

“老虎”初体验,寻找新出路

当队员问起泥老虎是如何发声时,蔡如华爷爷从屋里抱出了一捆芦苇杆,“取一小节芦苇杆,用刀把芦苇杆的两头削出角度,再插上一个小纸片。”说完爷爷便拍了拍旁边的一位队员让他试试,在蔡如华爷爷的耐心指导下,他细心地削芦苇杆、插小纸片,很快便做出了一个“小哨子”,用嘴吹气,果真发出了“嘟嘟”的响声,队员们纷纷拍手叫好,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王李是淮南市潘集区蔡庙小学的校长,此次也是由他带着队员们前去寻访。“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玩具,泥老虎就是我们最稀罕的宝贝。”他表示,像泥老虎这样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是悠远厚重的文化的载体,是手工艺者求真唯美、热爱坚守的工匠精神的体现,现在面临着如何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社会更好的融合的问题,跟随现代科技的脚步,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让传统工艺焕发生机。

泥老虎发展至今,已经不只是劳动人民谋取生存的手段,它见证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突显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民间工艺。“青年学子无疑是泥老虎等‘非遗’的强大助力,我们应该去保护这些文化传承下去。”一位队员表示,自己所寻访的不只是泥老虎,也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回望,“我们将会一直行动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纸短情也长
纸短情长,道不尽点点繁星。此去今年,说不完的是孩子们浓浓的情意。“诗系童真”,诗歌的魅力是无穷的,“种一朵花,要很久,浇水,施肥,换来芳香”,很简单的小诗,却能感受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思…
淮南古沟诗系童真
一晃已是第四日了,我打圩孜走过,远行蔡庙。待夏日里的古沟乡如稻花的开落,蝉声的簌簌。小小的学校就是一方小小的天地,我走在乡间小道上,我不是个过客,我是个归人。来到淮南这片土地上,我能感受到这里…
【竞技体育】赛场风云 点燃激情 ——艺术传媒学院第九届“情艺杯”五人制男女足球大赛
温暖的阳光洒在赛场上,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轻盈的滑过天空,运动员们用脚下的足球,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赛场上滴落的汗水是他们努力的结晶,一支队伍,一个目标,共同努力。9月9日艺术传媒学院在一操场…
下乡重拾天真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7月25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们和蔡庙小学的学生们一起唱着张震岳的《再见》,一起举办结业典礼,一起合影…
古沟初体验,童言话童真
“老师早上好!”“老师,你们怎么才来啊。”在绿油油的稻浪前,传来一阵阵稚嫩的声音,迎接着蓝色的志愿者团队。7月19日8点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在淮南市潘集区…
喜迎新学期 扬帆远航 --艺术传媒学院2021级环境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学第一课
为新学期顺利开展学习等各项活动,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2021级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学第一课于9月8日晚八点在2教301举行,2021级新生辅导员武惠斌老师以及各班新生班主任参加。会议开始,…
迷彩着身 豪情万丈 ——艺术传媒学院2021级新生军训
天高云淡,烈日当头。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在教官和各班代理班主任的领导下进行投身训练之中,本次军训于9月8日8:00在学校操场展开为期10天的军训,主要面向2021级新生展开大学生军事课教学训练;在学院各位领导、…
师大学子三下乡:重拾童真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拾一份天真7月18日下午,我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淮南市潘集区蔡庙小学,我们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平台,团队积极迎合时代背景与当地基本情况…
“什么是一部好小说”——由《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谈起
“什么是一部好的小说”——由《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谈起博尔赫斯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收录了一段名为《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的、被定义为小说的文字。它的开头说:“我…
暑期社会实践|“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传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暑期社会实践|“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传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暑期社会实践|“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传团队实践背景在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和我国脱贫攻坚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