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我有幸加入了“圆梦·红色育人”社会实践团,17天,15人,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课堂中、在亲身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们以“调研红色文化基地,支教传播红色精神”为主题,深入农村,将所调研学习到的红色精神带到课堂上。画笔下一幅幅可爱的画作、相机里铭刻的瞬间,交织成专属于“圆梦”的华丽篇章。
七月的风,轻轻托起孩子们的梦想,阳光湿润了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脚印。正值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借此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与红色文化“亲身接触”,从枣庄到济宁,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微山岛、济宁市泗水县党史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那个革命的年代,鲁南铁道大队成员们英勇杀敌,耳畔又响起阵阵的琵琶声……
图片为实践团参观学习铁道游击队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义摄
实践过程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在济宁市泗水县柘沟镇柘沟三村进行的支教活动。出发前,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不确定我能为那里的孩子带去什么,我能做到的就是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把我们调研所学到的尽可能用更加新颖的方式传播给孩子们。经过几个小时路途奔波,我们到达了柘沟镇柘沟三村村委会。这里便是十几天的时间里我们生活和给孩子们传播知识的地方。
当地村委会也积极配合我们的实践工作,积极为我们宣传,前来报名的孩子越来越多,原来空荡荡的村委会会议室摇身一变,变成了暑期小课堂,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甚至是哭泣声,让这个地方充满了生机。每天,孩子们都早早的到达教室,让我很是感动,感动他们能在暑期补习中仍然保持如此积极的热情。课堂上,我们尝试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更加新颖的方式传播课本外的知识,他们充满好奇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又或许是捣乱的哭泣,让我们哭笑不得。面对自制力不高喜欢捣乱的小朋友,就很考验我们的耐心了,是选择当场批评呢还是选择忽视呢?我也做了很多决定,才明白,其实当一名老师并不容易。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在农村的日子就是我整个童年,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荣和物质基础,但在农村生活就像是一只自由自在、欢乐无比的小鸟,我仿佛又回到了我那个自由洒脱的童年。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我们确实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农村生活。我们十五个人一起在村委会的二楼打地铺,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们毫无怨言。日常生活中成员们分工明确,买菜、洗菜、做饭、调研、上课各环节井井有序,吃饭大家围在一起吃,有时候晚上一起改善一下伙食,一起唱歌、一起看电影、一起分享傍晚迷人的晚霞……到现在回味起来还蛮有趣的。因为那时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大家庭,是真真切切感受到那种分工合作,团结一致的氛围。可能连自己也不相信,原来我们可以做的很好。
“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这是山东理工大学的“五有”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也以此为目标,努力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培养锻炼自己。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以及对后面的实际学习中将不断得到验证,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8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