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7月28日,为全面了解湖北省各地区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防范现状,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马颖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石市汪仁镇、黄冈市永佳河镇和孝感市孝昌县花园镇进行线下调研。调研主要针对行政单位人员、医药人员和普通群众等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现状进行实地访谈。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群众对防疫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措施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一般,许多农村群众没有参与过相关学习、培训或者应急演练,对公共卫生政策了解很少,甚至有些人没有听说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名词。
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居民本身的健康素养和文化水平有限,对自己身体的关注程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旧有观念作祟,新兴科学观念难以在短期内被农村群众接受,他们面对疫情防控会具有侥幸心理。二是宣传方式效果有限。在一些农村地区,关于疫情的宣传工作依然是“老一套”:公示栏、宣传单,这些方式效果有限。原因有二,首先,很多农民对于文字的阅读能力有限,宣传单看了开头就看不下去了;其次,这些宣传的内容非常单调,对农民毫无吸引力。这导致的结果是宣传的内容入眼、入耳,却难以入心,效果很差。三是基层组织的工作不到位,没有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去。实际上,基层组织的行动对村民而言具有很强的信号意义,村民看到村级组织的“动静”越大,村民就越能理解疫情的严峻性;相反,村民看不到村干部,也就很难理解疫情的严重性。
农村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的薄弱地带,而提高农民的防护意识是风险防范的关键。
首先应加强乡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增强其下基层干实事、为民服务的意识,可以在农村中起到“造势”的作用,提升农民对疫情的重视程度。
其次,在宣传队伍方面,打造并优化村级宣传队伍,充分动员返乡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担任志愿者,以灵活形式参与农村防疫宣传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的疫情防控宣传形成合力,提升宣传效果。
在宣传形式方面,通过多元化宣传方式对不同特征的农村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深入普及疫情知识。可以以横幅标语、大喇叭等在我国较为常见的宣传方式为主。还需运用新媒体手段强化宣传效果,随着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的普及,村镇干部应会用、善用,采取短视频、图片、互动小游戏等全媒体方式进行宣传,及时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传递给农民群众,帮助其建立起对疫情防控、健康防护的正确认知。另外,针对农民的文化程度有限的问题,可组织党员干部到村入户,讲解预防知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科学防范,讲究卫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宣传内容方面,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知识大多有些抽象,可多采用典型引导、案例警示等直观有效的宣传内容,让农民对当前城乡疫情严峻形势入眼入耳、深刻理解,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宣传标语也需接地气,有趣活泼,会更容易深入人心,像“草莓蓝莓蔓越莓,戴好口罩听到没”,“香菇蘑菇金针菇,戴好口罩别疏忽”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升农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护意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由于疫情这个契机,农民的防疫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已经相比以往迈了一大步。只要我们用心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就一定能提升农民防护意识,筑牢乡村疫情防线,打赢农村新型肺炎防治工作这场硬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5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