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青州,乡村振兴调研在行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作者:王妍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能更直观的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检验真知,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

大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亲身实践,积极思考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使问题解决更有效和谐。

《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学习不仅是要学会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理论的学习。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先进思想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从而更好的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调研背景

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造就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古时的匠人们利用自然给予人类的万物,创造出了不计其数的手工艺品,并以个人修养和手艺表达他们心中对自然的承载。

透过这些手工艺品本身,看到的不仅仅是匠人们的“工夫”,更蕴含着匠人们真挚的情思,并由此联想到他们的生活意趣。这些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应用自然天成的材质,承载着中国人文气质的表达。通过匠人们独到的眼光和精准的手法,将各种自然之物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虽然有些传统手工艺遗憾地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仍有不胜枚举的优秀传统手工艺传承了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沉淀出本真的模样,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手工艺行业由于技艺保守落后、制作周期较长,再加上市场相对闭塞等原因,使得从事手工艺活动的人越来越少,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受到威胁。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改革,以此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今全球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席卷而来,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既是对原生态本质的保护,也是对其进行善本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人和传承的文化,是生命的文化和生活的美化。

全面定位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把这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传承是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一代代传统手艺人在守望中执着坚守,同时又与时俱进,使“传”与“承”得到了延续,使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在这个高度智能化的时代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今,随着老一辈手工艺者的渐渐老去,越来越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将这些珍贵的手艺传承下去。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团队成员拥有一次在基层锻炼的机会,以及响应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21年7月25日起,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园艺、经管三所学院的赴胶东寻找手艺人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于8月1日聚集在潍坊市,围绕乡村文化底蕴、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进行非遗文化调研,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利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结合,寻找民间手艺人,记录一段人与物之间独具匠心的缘分。在活动中,我们秉持着帮助匠人们留住传统手艺,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承非遗的队伍中来,为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二:实践目的

在大背景之下,全体成员从保护非遗为纲领,寻找当代手艺人为行动,继续支持、保护非遗的传统手艺。传统的手艺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

寻找胶东地区的手艺人,慰问并采访他(她)们有关于他(她)们所传承的非遗手艺的内容。保护和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因而使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是凝聚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对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寻找手艺人只是我们迈出保护非遗文化的一小步,而要做到真正地科学的保护非遗,保护它、尊重它,让它能够按照其自然发展的规律去自然演变。两个方面的倾向都要防止:一是人为地随意改变它按照自身演变规律自然演变的进程(往往是从外部的管理),二是使之静止,凝固不再发展。

三:团队优势分析

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也会出现一些前人出现的问题,比如假冒伪劣,比如人心浮躁,比如锱铢必较、利字当头,但是生活中也不乏匠人精神。现代社会呼吁匠人精神的同时其实是一种内在的缺失,同时也是一种渴求。高晓松在对木村宗慎的采访中说过,所谓的匠心精神就是:“道在我心,一以贯之”。无论你的工作多么低微普通,只要你拼尽全力去做,总会被人看到你的努力,因为在成果上写满了你的付出,对于一件事的专注的过程,即是求道的过程,所有的“术”层面的努力都是对更为上层的“道”的追求,心有操守并一以贯之,在成就作品的同时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我们团队一共有八个人,来自于五个学院,分别是:植物保护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在共同的目标下发挥着各自的长处,有着共同的理想目标,愿意共同承担责任,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学习、磨合、调整和创新,形成主动、高效、合作且有创意的团队,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集思广益,齐头并进,互相鼓励,获得心的学习和成长。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是中国民间传承下来的工艺,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粘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族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此次实践我们把一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展示给大家,可以让大家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醇厚的民俗民风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我们最终选定地方是潍坊青州古城及其附近乡镇和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青州古城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也不乏众多匠人的存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不是十分发达的地区,而且团队成员距离此地较近,对于此地较为熟悉,安全性高。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中国的第一座大型风筝博物馆,这里的各种风筝惟妙惟肖,生动有趣,风筝受益人技艺精湛。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护要求,保障实践安全。

四:实践计划安排

2021年7月25日上午11:00,团队成员在线上对活动进行动员与统一安排。会议中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行动上更是积极响应,为顺利开展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看法,进行了网络调查问卷的设计。

随后,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发布120份问卷。28日下午共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实践团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并于网上查阅相关文献后进行讨论,由王亚琪同学撰写宣讲稿,旨在为实践地民众提供一场专业又不乏趣味性的科普,普及相关知识。

在一切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带着激情与期待,于8月1日上午10:00各成员抵达潍坊市青州市,分成两队,对周围乡镇进行调研,走访了冯徐村、黄鹿井村。通过基层考察及走访入户,有村民口中得知:在政策推动之下,村内文化墙和文化广场已修建完成,古法风筝也借着互联网的东风,逐步开始崭露头角、重出江湖。

为普及基础知识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团队成员向每门每户分发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家家入户进行简单的宣讲,其中内容包括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非遗传承机制创新的思想、共同富裕政策的普及。期间,超过四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杨遵仪热情的分享了他对于乡村振兴的看法。通过志愿宣传,拉近了与村民间的距离并得到充分的好评。

现今,乡村振兴问题是农村的人心散了,乡村的未来便更加的迷茫。有些乡镇急于求成,不顾实际过度开发,造成“鬼村”现象。如果在过度的投资搞乡村振兴,可能造成新的浪费。为深度这个评判问题,团队与黄鹿井村负责人取得了联系,通过与团支书的访谈,了解村民基本生活状况、产业发展模式和镇区的扶贫政策、扶贫标准。负责人强调:沃土厚植万木兴,匠心耕作百才聚。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从幕后走向台前,最大限度释放“发展动力源”,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才会写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

访谈之后,结合实际,王璇等几位成员对乡村振兴战略献言献策,立足于村落优势与诸多问题为黄鹿井村的后续发展策划明确方向,找到一个正确的办法使文旅建设的投入与产出达到平衡,提高收入比,确保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次日,实践团队赴潍坊市奎文区行政街参观风筝博物馆,参观古法风筝制作示范基地。过程中,通过讲解员的介绍、观看宣传展板及影像、现场互动、提问咨询等方式,学习了风筝博物馆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开展学习活动,切身体验古法造纸技艺体验风筝制造过程。古法风筝传承人对孙福山先生耐心为大家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前为各成员划分负责范围。同时仔细聆听各位老手艺人们旧时的见闻,了解他们对于传承的看法:即使没法达到曾经的高度,但也希望另辟蹊径,使其得以传承和延续。传承人也表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手工艺人的匠心与坚持,无论是技艺传承还是学术思考,不能仅处于单干状态。特别是在城市化浪潮中,要让传承链后继有人。”

参观结束之后,在景区督察部指挥之下,团队中邢吉龙、巩一凡、王倩三人积极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在正门对前来进行参观的旅客们进行体温测量和访客登记,维护景区秩序,防止人流拥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余五人组成解说小组,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各方游客,做到对热情、大方、得体,始终坚持以一个合格的解说员的身份为广大游客服务。

五:实践总结

此次的实践活动,以青州古城为主体,辐射式的拜访探究了周围村落的手艺人,最后以潍坊风筝作为收尾。

本次的拜访过程,不仅仅是我们在完成一件活动,更像是我们在一步一步的深入历史,站在现代一点一点去唤醒中华传统,让他们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以现代人的身份隔空与历史对话,那些手艺人匠人更像是穿越时空的一位位鲜活的古代先人,他们用自己的所有挽留这一个个濒临消失的手艺或者说是一个个宝贵财富。青州古城再复古,一砖一瓦也不是原先的那个古城,但是当我们走在手艺人的村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越过千年的气息。就像之前新闻里有摄影师拍到了兵马俑上的指纹而热泪盈眶,因为这时你能感受到手艺人打造时的真实,“我就像站在上一秒工匠站过得地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因为他老,旧,更是因为他是代代人民的智慧勤劳的结晶,上到大国工匠下到高手在人间,他们要求的都是做好做精,这也是为什么前两年匠人精神受国家追捧。但是这也突出了不少如今的问题,在这个转瞬即逝,人们都不愿意多等三分钟的茶的时代,慢慢人们习惯了机械生产链,拿来即可用,快餐式的时代,很少有人回去等十天半个月拿一把伞做一双鞋。

但是更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身上,出在我们这年轻的一代身上,这些老物件老手艺渐渐的不被我们接受,我们嫌弃土嫌弃不好看,我们现在确实在要求创新,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些手艺需要创新他的人,与其在讨论大刀阔斧改造手艺,不如慢慢来改变我们这一代的观念。宣传的再漫天遍地,也不如打通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我们也都不希望一件件鲜活的艺术品一个个叹为观止的手艺在今后只能出现在纸张上。

当然,这些问题在如今正在慢慢解决,各地开始建设各种博物馆,开始扶持传承人。年轻人呢也是开始明白老的好,开始喝茶听剧,开始明白自己国家古代服饰的美,开始喜欢油纸伞,开始在春天争抢着放风筝,开始组建这种实践活动开始探寻历史的长河。

传承从来不是说说,不是纸上简简单单两个字,他要你拿的来前人的手艺,受得住那一份苦练的寂寞,守得住这一片净土,最后承下来的变不仅仅是这门手艺,更是历经千年的那份匠人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东医学子相聚燕赵大地,放飞青春梦想

7月19日,广东医科大学“暖风中国”志愿服务队抵达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南庄镇中刘佐小学,并于当日早上举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邝一深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学子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丰富支教

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7月19日,广东医科大学“暖风中国”志愿服务队从南到北,跨越2000公里,历经约24小时,抵达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南庄镇中刘佐小学进行为期13天的义教活动。…… 邝一深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学子开展健康扶贫青春行

广东医科大学“暖风中国”志愿服务队于7月19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南庄镇中刘佐小学开始开展为期13天的知识普及、义诊、医疗现状调研、家访扶贫等公益活动。…… 邝一深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集结号,勇做时代新人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活动不仅是学生锻炼自己,磨练意志的平台,更是个人和集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弘扬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的表现,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 邝一深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暖风中国”为爱再行动,开启校内公益行

芳华六十载,筑梦广东医,2018年5月20日,正值广东医科大学60周年校庆,为献礼广东医建立60周年,传承广东医人“医者仁心”的信念,献爱湖南湘西公益行,“暖风中国”志愿服务队在校内进行义…… 邝一深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寻访麦草画传承人,领略河南非遗的魅力
汝南县锦玉麦草画是河南省剪贴画的优秀代表,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日常劳动中进行艺术创作的优秀品质,7月25日,洛阳师范学院非遗调研队队员采用微信视频的方式,对汝南县麦草画传承人姚玉娥进行了线上采访。中国…
师范学院开展“凝防骗之力,筑平安之家”暑期实践活动
为有效遏制诈骗犯罪活动的上升势头,提高人民群众对诈骗手法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近期,师范学院“凝防骗之力,筑平安之家”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群众,分别前往常熟市金山社区、无锡市莫家庄社区开…
携沂蒙之情,与嵙大同行
恰逢百年党史,山东科技大学“携沂蒙之情,与嵙大同行”暑期社会活动实践队于8月1日前往临沂市沂水县,开展为了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实践团队通过参观红色景点、倾听老兵回忆,开展…
以传统文化为桨 载乡村复兴之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更好的实践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振兴乡村经济结合,8月1日,山东农业大学植…
绿色发展理念下“农村居民生育三孩意愿度”调研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走进安吉
安吉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7月9日至10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响应国策,青春担当——浙江农村居民生育三孩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社会实践调研宣讲队…
武汉铁院学子三下乡:品悟红色书信,涵养家国情怀
武汉铁院学子三下乡:品悟红色书信,涵养家国情怀“思想的交流是深刻的交流,思想的引领是强大的引领。”为深刻学习红色革命精神,体会革命之艰辛,感悟革命先烈之伟岸。7月15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
发展现代农业 引领乡村振兴
2021年6月27日,塔里木大学“生态振兴,绿色发展”调研团前往224团展开调研,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王连长为我们介绍了他种植的大棚,当我们进入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葡…
探寻民间手艺人:体味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感动
2021年8月10日山东农业大学赴胶东寻找手艺人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于陇西县拜访手工银匠,以实际行动弘扬深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弘扬匠人风采。一个黑黑瘦瘦却又精神十足的中年男人是我们对谢彦江师傅…
走进非遗文化,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在行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向于乡村振兴。为锻炼自身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园艺、经管三所学院的赴胶东寻找手艺人传承非遗…
常熟理工学院学子助力社区、学校防诈骗宣讲-暑期社会实践
师范学院开展“凝防骗之力,筑平安之家”暑期实践活动为有效遏制诈骗犯罪活动的上升势头,提高人民群众对诈骗手法的识别和防范能力。7月31日,师范学院“凝防骗之力,筑平安之家”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