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麦覆陇黄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岳嘉和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现在播种面积占我国农作物面积的27%左右。我国小麦年总产量1亿吨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

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

中国小麦栽培遍及全国,主要区域划分有:

一、按地区分有: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和西北麦区等。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河北、苏北、皖北、陕西等地;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苏的沿江地区。西南麦区的云、贵、川、渝四省。

二、按种植季节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春小麦区

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故种植春小麦;因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中国北方地区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的春麦良种,已在各地推广,获得显著增产,对改变春小麦低产的作用很大。

2.北方冬小麦区

主要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中国2/3左右。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耕作制度,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由于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可以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因此,1949年以来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

3.南方冬小麦区

在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中国30%左右。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中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我国小麦的起源和种植历史

小麦起源于西亚,这一点争议不是很多。有些日本学者曾经认为,中国的小麦是汉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从西方传入的。但在后来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东方和西方文明交流开始于5000年以前的民间交流,要比官方开通的“丝绸之路”时间早3000年左右。在民间交流的早期,小麦就从西亚传于我国。

一些长期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学者指出,甘肃省发现出土最早的小麦种子有4000多年的历史,河南殷墟里的小麦也有3500年左右的历史,这与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麦”字的记载相一致。1955年在安徽亳县钓鱼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小麦颗粒,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5000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已栽培小麦了。

从近代和现代对商代甲骨卜辞的研究证明,我国至迟在商代已有相当规模的栽培小麦。根据对卜辞和遗存小麦的考证,可以认为,栽培小麦在商代已有相当的种植规模。当然,在周代古书典籍中有关小麦的记载就更多了。如在反映西周到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状况的《诗经》中,所提到的主要粮食品种为黍、稷、禾、麻、菽、麦、稻等。

麦苗即菁菁,麦穗亦矫矫。

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

我国什么时间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我国的唐代的碾石畏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他们认为,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石畏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而我国学者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与其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其次与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精耕细作的水平和防旱保墒技术的提高有关。有关石磨在汉代的普遍推广使用已经在大量考古中发现证实;汉代的水利工程规模很大,在考古中也已经发现证实;水井模型在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中是常见之物;如此等等,我国学者认为在汉代我国就有小麦大面积种植(这一时期的地主庄园已经初具规模)。

考古证据还揭示,小麦传入中国至少有两个途径,即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草原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欧亚草原诸青铜文化-中国北方文化区-黄河中下游地区。

绿洲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地区。

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

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后种麦,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一块田一年可以两熟。麦的推广并不妨碍稻的栽培面积。北宋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就说:“吴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割麦后种稻,一年两熟,稻有早晚。”后来南宋陈旉《农书》(1149年)和王祯《农书》(1313年)所说的也是稻麦两熟制。而且根据王祯《农书》的记载,南方对于种麦,已有相当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也比较高,并不比北方差。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

2021年5月22日下午1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离开了我们,让很多人感到悲痛,不知大家是否知道还记得“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先生,有人称他为“南袁北李” 李振声主要是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李振声常常说:“让全国人不再忍饥挨饿都能吃饱饭,是我最大的心愿,如今我的愿望实现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4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磨炼自我
许多在校学生自发参与抗击疫情的队伍,组成优秀的志愿者团体,参加防疫工作,为疫情防控奉献出“青春的力量”,这也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了我们肩上的历史使命,培养了我们的爱国精神,从中我们也…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美丽乡村振兴: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
2021年7月22日,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哉大蒜团队成员严宏宇等人乘车来到了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把解决好“三农”…
知源社会实践团队红色文化宣传活动
【实践风采】财经学院知源社会实践团队赴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习近平主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
远客相过说帝都,黄金如玉米如珠
玉米小知识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
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
水稻·缘起《稻田》唐代韦庄择日埋根浅水中,逢源八面沐春风。今秋圆个黄金梦,留下芳名稻草兄。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
社会实践4432321
红色基因,伴我前行为感受红色文化氛围,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安徽财经大学晨晖文旅调研队一行8人于7月13日上午前往安徽省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开以“走复兴之路,传承红色基因…
山东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倡冬季清洁取暖实践队”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中国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革、农村生活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之一。目前山东省正…
返家乡促发展·河小二电商直播
返家乡促发展·河小二电商直播——关于电商扶贫的社会实践由于疫情的影响,外贸出口的受阻,更多的企业转型内贸,加入了直播大军。相比于传统的营销方式,这种新型的能给人带来沉浸式购物体验的方式更加吸引…
重温革命历史,不忘吾辈初心
导语: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安财学子,我小组成员积极向应院里下达的以“党史教育团”为主题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经历小组群共同的讨论之后,我们决定前往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点赞家乡发展 社会实践在路上
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经济贸易学院sailing小分队来到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对洱海旅游文化经济以及生态进行了考察,也深度了解了作为白族人民母亲湖的洱海背后的故事。7月13日,sailing小分队乘坐公交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