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期总结 ---北京科技大学“黔守”乡土资源调研实践团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黔守乡土资源调研实践团 作者:黔守乡土资源调研

一、实践进展

8月12日起,北京科技大学“黔守”乡土资源调研实践团开启了线上实践之旅,从问卷调查到会议访谈,从云游乡村到资料整理,我们探寻着青山绿水之间的淳朴之地,挖掘焕然一新后的美好乡村故事,踏上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一)调研方面:

由于疫情复发,响应学校政策,我们将原计划的线下实践改为线上实践,并及时与各村庄联系人沟通以安排后续实践进展。在本次实践调研中,团队主要采取线上会议访谈和发布问卷两种方式进行社会调研,其中线上会议主要围绕村干部、有为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等乡村振兴带头人开展,而问卷发布则选取了线上发布和联络村干部实地发布两种方式。

8月12日,团队结合指导老师的建议完成了调查问卷初稿的设计与访谈提纲的制作。8月12日至8月13日,团队成员小范围发布问卷,于各自家乡地区进行了线上试调研,并且根据在试调研中的问题,团队及时修改问卷和提纲,最终定稿。

团队分别联系贵州省安顺市阿歪寨村、北京市镇罗营镇张家台新村、重庆市复建村等地,通过线上“云游村史馆”和乡土人物访谈两种方式,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整体发展情况、扶贫期间政府及村委会的举措以及居民的生活变化,为调研的开展和问卷的发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8月20日,本队共发放与回收问卷约200份,队员通过语音/视频通话或者腾讯会议的形式,指导调研对象填写问卷,以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访谈共计10场,访谈对象有:村支书、党建工作者、驻村干部、产业村长、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累计访谈400分钟,形成访谈录10篇;问卷与访谈涉及北京、重庆、贵州省的农村的详细数据;一共形成文字总结达6万余字。

同时,为感谢实践地区提供我们的支持,团队将以制作文创产品与募集书籍进行赠予作为回馈。8月16日团队为乡村准备捐赠的书籍顺利邮寄到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人民政府,并收到感谢信一封,赞扬团队能“扎根实践,奉献家乡”。

(二)学术方面:

文案组成员于5月29日在群里开始每日文献阅读打卡,关注乡村振兴政策指向,了解学者的学术研究与成果,并且前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初步确定论文提纲,8月13日根据试调研结果,及时修改问卷,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访谈人员进行访谈问题的细化与针对性修改,为团队调研提供学术性支持。

在调研过程中,进行访谈录的整理,并陆续开展实践报告的写作,同时进行文献的整理,对于论文后续完成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三)宣传方面:

实践前期,宣传组同学设计了传承团队实践理念的队旗与队徽,统筹视频工作。实践期间,团队宣传效果良好,截至8月20日累计发布推送8篇,包括每日总结7篇,前期小结1篇,其中5篇被“北科大青年”、“北科大实践小博士”、“文法之声”等校级、院级公众号转载,还有两篇被推出为当日头条;阅读量1500余次,点赞200余次。微博已经发布11篇,视频播放两3700余次,总浏览量高达20000次,。

微记录工作与微电影工作陆续推进中,8月14日确定微电影构思,并进行脚本写作,8月17日确定最后大纲与各队员具体拍摄内容,工作内容已经细化具体,目前正处于素材搜集整理阶段。

二、后续工作安排

结合前期实践工作进展,为达成社会实践总体目标,现计划后续工作:

1. 完成既定的实践任务。

2. 形成具备一定学术意义的论文,预计15万字。

3. 调查问卷按照计划发放与回收600份,形成一篇具有典型性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报告。

4. 访谈共15份,累计访谈时700分钟,整理访谈录15篇,形成精编访谈集一册。

5. 完成反映实践主题的微电影的制作。

6. 团队公众号发出推送共16篇,发出微博共30篇,争取扩大宣传影响力度。

7. 完成制作团队文创成果,赠送给北京、贵州、重庆调研地村委会作为回馈。

三、总结

本团队12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但是因为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聚集一起,在团队前期实践中,为保证实践质量、团队的友好协作,每天早上八点会在群里发布每人一日的工作安排,并在每天晚上九点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开会总结,每人工作复盘,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进行进一步安排与分配,团队的凝聚力逐渐加强,工作进程稳步推进。实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进程符合预期,实践成果达到预计目标,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后续工作安排。

将乡土的声音收集到学术的殿堂,用志愿的热情回馈社会的哺育,我们将用青春的力量服务于乡村振兴之中,共赴远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3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立志要为建设中国的绿色江山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7月16日,实践团队与“沧浪绿道环保服务中心”主要发起人——尤林老师一起,前往十堰市长岭镇、茶店镇、城关镇、杨溪铺镇、香菇小镇、安阳镇多家污水处理厂,通过观察污水处理流程,查看污水处理模式,记录流…
为打造绿色水资源,共筑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
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对十堰城镇水资源建设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地领会“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子丹心-环保江行”团队携手十堰市沧浪绿道环保服务中心…
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为打造绿色水资源
为探寻我国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对十堰城镇水资源建设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地领会“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子丹心-环保江行”团队携手十…
为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投身环保行动,唱响绿色之歌7月13日,实践团队前往十堰丹江口市蔡家渡生态果园进行实地考察。园长对于团队的到来盛情招待,并带领团队体验当地生态园区的农家乐,更进一步地了解生态园的发展和运营。实践团队…
良好的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一方水养一方人,十堰水环境承载着十堰人对汉江化不开的情。因此,实践团队前往十堰市郧阳区的汉江进行环保活动。在围绕“汉江水生态保护”主题的情况下,实践团队对汉江沿边的环卫工人们进行了采访,其中有…
乡村振兴战略下多途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的调查研究
社会实践心得总结随着科技不断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于固有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将自己在校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将知…
重走纺织博物馆,追溯青岛百年母亲工业
实践团队成员于7.18号下午来到青岛纺织博物馆,了解纺织业的历史,学习各种纺织机、棉花机的运作原理,呼吁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实践,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该博物馆所在地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的上海纱厂旧址。…
投身实践,助力未来乡村建设
2021年7月16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打造未来乡村试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临安天目山镇一都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且利用专业优势找出村庄在建设中的不足之处,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乡村进行后续优化设…
艺术赋能乡村,打造未来乡村试点实践心得
2021年7月16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打造未来乡村试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临安天目山镇一都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且利用专业优势找出村庄在建设中的不足之处,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乡村进行后续优化设…
寻找天目山下的一都星光实践心得
在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热火朝天地举行。大二的我十分有幸成为了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赋能乡村-打造未来乡村试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一员。从通过查找各方资料初步了解一都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