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已至待秋风,疫情防控不放松!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出市”的号召,社会实践团队及时调整实践安排,转为“云实践”方式进行调研。
社会实践团队简介
我们社会实践团队由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杨红娟老师带领杨安欣、席伟、韩玉莹、侯锦涛和柴竟明五位队员,以“手捧乡泥,未忘传承——陕西凤翔泥塑文化传承与发展”为调研主题,探寻非遗技艺的传承故事;旨在根据民间美术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推广,创造更有利的发展前景,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言——源远流长独一家
从最早的新石器遗址到先秦西周的古老陶俑,泥塑文化早早根植于华夏大地。随着一朝又一朝的迭代更替,不仅流传不衰,且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天津“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敦煌莫高窟的泥塑,苏州虎丘等都享有盛名。凤翔泥塑,则因自身悠久的工艺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在其中独占一席之地。
陕西凤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国雕塑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粗犷豪迈的造型、浓烈鲜艳的色彩,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历来为专家学者所推崇。
一抔遍地皆是的泥土经过捏,塑、雕、修改、火烤、磨光、晾干、等重重工艺后成为生动形象的物像。或蹲或卧,或怒目威严,或天真活泼,形态古朴稚拙。再搭配以明艳光丽的色泽,足以博得大众的喜爱和青睐。
绵延千年今始新
凤翔彩绘泥塑主要集中于凤翔县城东4公里处的六营村,该村300多户人家中有70%的农户制作泥塑,被称为“彩绘泥塑之乡”。当地县志用600余字专叙彩绘泥塑,其中说到:“县境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汉、唐时期的古墓随葬器物中,有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陶俑,如虎、牛、鸽、猪、狗、羊、独角兽、骆驼等,其形制相似今日之泥塑。”可见其历史渊源之悠久。
然而,城镇的发展使得大批劳动力转移,乡村呈现空心化,导致经济衰败、文化断层,众多村民无处可去,这些都是当地发展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育,使得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旅游产业得以借此机会取得发展空间。
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正好为泥塑技艺发展注入新活力。乡村振兴为凤翔泥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肯定了当地老百姓多年来对乡村文化的坚守,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为乡风文明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形色兼备技艺高
凤翔泥塑是我国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保存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手工制品。经过百年的兴衰变迁,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民间艺术,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间艺术。
凤翔泥塑有玩具、挂片、立人三大类型。大多以动物为整体造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彩绘的方式进行更加丰富完美的表现,其形态丰富而单纯,和谐而美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泥塑“挂虎”,它以基本的老虎头为造型基础,然后再以丰富的线条、考究的色彩和神秘的纹样进行装饰,洋溢着图腾时代的古朴、粗狂、野性之美。
另一种十二生肖的造型,其造型特点以大轮廓写意手法注重表现动物的动态之美。塑其轮廓而造其势,绘其局部而提其神,就是在那种“三分塑七分彩”中达到形神皆备、气韵生动。
凤翔泥塑正是因其造型之美与中国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生肖邮票采用的泥塑羊,身体浑圆、昂首挺胸、扭头跨步、犄角弯曲、眼睛圆睁,极富动感,大有锐不可当之势。在此基础上再以红、黄、绿、白、黑五色随类赋彩,寓意深刻。就是在这样塑、彩、绘和求大、求活、求美的完美交响中意味深长地表达着劳动人民美好而朴实的愿望。
凤翔泥塑的色彩主要分为彩绘和素绘两种。彩绘主要以红、黄、绿三种为基本色,加上黑色和白色。这样的色彩组合对比强烈,观赏性较强。素绘则受中国传统书法影响,独创出淡雅素洁的白描泥塑,白色的底上用墨线描绘出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形象,清新脱俗,独具一格。
凤翔彩绘泥塑既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又广泛吸取中国雕塑、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由一些智慧的民间艺人自由创造了一个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的世界。
传承创新意义多
凤翔泥塑的产业优势使得其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首先在社会上具有良好而广泛的认可度;再者泥塑技艺的传承和扩大足以解决闲散劳动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投入低,门槛低,能够吸引民众参与到生产中去;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市场化等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同时,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保留着古老的地域文化面貌,是民族审美观,精神价值的体现。对它的传承彰显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信心,沉淀民族文化基因、文化血脉,走向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道路。
因而在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上,选择凤翔泥塑作为发展研究项目,有着深远意义和实际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7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