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身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在这种特殊的时间点将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文化传承好,有重要意义。很荣幸我加入了学院“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研究”实践队,这一次系统而明确的社会实践的经历,虽然是“从零做起”、不断摸索,却也使我不断成长,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红色文化,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传统的责任。
整个春末盛夏,我都在为暑期社会实践奔忙,短短一个暑期的实践经历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与方法,深入实践地的探索与追寻也让我感受到了这项研究的意义所在。我的实践一开始是“流年不利,出师则返”,因为摔伤的腿与手臂导致我的实践进展停滞不前,疫情影响下的公共交通阻断、出行人流量减少等困难,使我只能一直丰富访谈提纲,查阅文献资料,探寻更合适主题的实践地。
我参观考察了济南战疫纪念馆、英雄纪念塔,对该场馆的工作人员,参观访客进行了走访调查,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是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丰富的资源只是简单陈列摆放,不能充分发挥其内涵价值,二是红色文化资源社会影响力不足,内生动力不足,许多参观人员或多或少是因为集体红色教育活动,孩子的暑假作业要求而进入红色场馆,那么如何在这种外部作用力的推动下,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展示,提升他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成为了日后工作的重难点与突破点。我们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诸如改善红色文化资源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结构,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聚合智力优势,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双向机制。
对于整体的实践活动而言,我更是感受颇深。第一点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尽管我们实践队前期的活动准备环节已经做的比较详尽仔细,进行多次会议商讨题目选择、实践地挑选、问卷计划等项目,但是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实操过程就像是山与月,相隔万里,千差万别。像是我们最开始决定好的实践地,两个实践地间距离过远、交通不便、耗时许久,在地图上查询的车程与实际用时之间的巨大差距,来往交通工具的限时与班次选择上都需要迫于形势做出改变。第二点就是世事无常,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才是更重要的。因为暑期不断反复的疫情,各省市之间的出行也是阻碍不断,我原定计划的实践地始终无法进行,最后只能更改计划,选择更加临近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场馆,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取舍,但是这种取舍并没有对我们最后的实践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反而使我们发现了线下场馆受众狭小,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所谓“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外如是。第三点是要有发现困难,解决困难的决心,团队合作发挥最大效能。
虽然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有许多困难需要适应,但我们都战胜了这些困难,从中获得了更大的收获,不只是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现状的认识更深,对于如何组建队伍进行社会实践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明确,不知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方法。我想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这次实践队伍的一句感言,希望后续的完善与总结工作也可以克服困难,有梅香盛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3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