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曹志伟与刘修运前往巢湖黄麓镇进行实地调研,围绕市委政府的总规划路径对小镇的重点建设地区进行分块调研。
本次调研分为三部分:其一,以黄麓镇已规划在建的高校园区为调研重点地区,对当地高校及其周边居民进行实地访谈;其二,对富煌、欧菲光等重要工业企业所组成的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企业员工与周边居民进行访谈来了解工业园区实际状况;其三,对黄麓镇围绕散点状水泊建立的农渔示范园进行重点调查,以贡献比重为权数选取占比较大的农渔示范园与养殖园为样本,对周边居民与示范园区负责人进行实地访谈。其四,通过走访、调研张治中故居,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追思和党史的学习,追根溯源守初心,筑牢信仰基石,以及红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对当地新农村变革所起到的作用和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
在高校园区周边进行调研访谈时,周边地区居民极具热情。居民们与先关工作人员对高校园区建设极为看好,多数居民认为高校园区的建设对带动黄麓的发展占比较大,国家的支持政策与市委政府的重视是影响黄麓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工业园区周边访谈调研时发现,周边五公里的居民大部分对工业园区建设呈支持态度。他们先前往党群服务中心,找到负责人周女士进行访谈。访问时,她讲到:“工业园区建设带动了本地就业,也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为黄麓的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随后,他们找到居住在工业园区周边一公里的居民李爷爷进行访谈,他对工业园区建设持反对态度,经过持续交谈,李爷爷说:“工业企业带来的污染会对周边地区造成极大危害,一个工业企业的车间竟然连污水处理管道都没有,对周边污染可想而知,只追求高速发展而不去考虑后辈的居住环境那就是在自掘坟墓。”他还认为对工业企业的引进不仅需要慎重选择,也更需要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控制与管理力度。
在与葡萄采摘园及三珍渔业工作人员的实地访谈中发现,农渔业示范园不仅是对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更为本地居民带来巨大了福祉,这些建设成果不仅归功于政府政策的扶持,也要归功于本地政府敢做为勇担当的精神。在张治中故居,通过与志愿者的沟通交流,了解红色文化在当地新农村发展的影响等。
8月4日,杨思颖前往柏垫镇月克冲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发现当地基础设施齐金,居民很热情友好,生活非常便捷。在路边凉亭和走廊上,和正在与朋友聊天的杜大爷进行了一个为时二十分钟左右的简单访谈,期间凉亭内其他人也都有交流。杜大爷说:“国营940工厂是1965年建立的,后在1985年搬走。军工厂运营时期,整个月克冲村的供水,供电都是由军工厂提供的,村子里发生农忙这类事情的时候,军工厂的人都会积极帮忙。”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政府也大力支持,村子的经济也就慢慢的越来越好,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经济,三方协调共同发展。访谈结束后,杜大爷还带着我前往他家,他经营着一家兰香茶种植基地,并像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研究泡制的兰花酒,其中兰花酒还有940军工厂的纪念版包装,目前兰花酒还没有正式上市,正在筹备阶段。结束后,前往月克冲纪念馆,在军工厂旧址进行了参观,但由于疫情防控,月克冲纪念馆并未开放,只能在周边进行参观。
8月5日,刘宁梅先前往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公共设施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公共设施完善,居民满意度非常好,幸福指数很高。在当地广场询问李阿姨,她讲到:“每天晚上只有有空的时候都会去广场跳舞锻炼,这近几年来农村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程度的充实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此外,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去到了一些居民家中进行调查、询问。刘宁梅也是非常有幸地采访到一位八十四岁高龄老人的梁奶奶,她表示现在的生活与她之前的生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比如现在看病非常方便,并且国家医疗保险报销力度很大,她现在看病都不用再为钱的事情而担心了,而且每月还有养老保险可以拿,生活水平很高。下午前往阜阳烈士纪念馆,了解阜阳当地的一些革命年代的故事,与阜阳的红色记忆,学习阜阳当地的红色精神。
新农村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方因素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政策与市委政府的重视;离不开红色文化的熏陶;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未来的路还长,新农村的故事未完待续。(通讯员司勤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0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