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网络田野调研团队社会实践顺利完成
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对歌,广西那坡地区的村民通过手机微信群聊的方式对唱山歌。为了探究微信这一技术手段对民间文化的影响,网络田野调研团队通过线上采访的形式展开调研。8月下旬,团队召开收尾工作线上会议,至此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调研前期,队员们进入微信对歌群聊里,通过观察群成员的表现来了解广西那坡地区村民的生活以及微信对歌的形式。在对微信对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曹成竹老师带领队员们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上队员们根据已有文献资料积极讨论,对问卷内容提出想法,同时进行了分工:两名广西同学充分发挥方言优势作为访谈的主力军,其他队员则负责整理访谈录音等后续工作。分好任务后,两位负责采访的同学迅速投入采访工作:调试录音设备、加好友、确定采访时间等。在采访了六个人之后,团队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得出了微信群里唱歌的时间规律、对歌内容、比赛形式和建新群的原因。同时团队发现:大多数人对微信对歌持肯定态度。微信对歌既满足了随时随地和人对歌的需求,也能提高人们的唱歌水平。但在微信对歌群聊里人们即便是同乡的人也不会轻意加好友,更多是因为比赛或交流唱歌经验才会互加好友。
中后期,团队讨论认为所得资料不够完善,还有可以深入挖掘、思考的地方。于是队员们畅所欲言,结合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习,调整补充了采访问卷大纲,进行了新一轮的采访。在新一轮的采访中,队员们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微信和抖音的对比、代际传承、微信群聊里道德败坏现象、红包奖励机制和由线上引发的线下活动等方面。团队发现:微信对歌尽管在对歌内容和形式上和传统对歌保持一致,但建立了很多新的规定,比如:进群一直不发表言论会被移除、群里不能发小广告等。
不同于文明越进化而民间传统越流逝的普遍规律,广西地区微信对歌现象让队员们看到了在新的技术手段下民间文化的发展形态,也更加感受到山歌文化的魅力。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总结了以微信群聊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带来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便利和缺憾。
撰文/ 李丹萍
审核/ 刘妤旂 黄佳圆 窦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8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