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活动中,科学领域的活动无疑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教师的教态、情绪、提问方式等要求特别高,一味的说教只会让活动驶向生硬无趣的道路。本周五,我们有幸观摩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纸绳力量大。该活动结合生活内容,将科学教育渗透进幼儿的日常生活,以提高幼儿发现科学现象的能力,促使幼儿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不断丰富自身的科学经验,我感到受益匪浅。
本次观摩活动分为概念回顾、明确主题、活动观摩、话题研讨、专家引领几个环节。概念回顾这一环节中,我们对实验操作型科学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它具有趣味性、游戏性、操作的主动性、内容的生活化四大特征,能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利于幼儿理解粗浅的科学知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些概念以及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明确了本次研讨的主题: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接着,魏思雨老师和大十一班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纸绳力量大》。本次活动的师幼互动有很多亮点:首先,教师具有亲和力,活动中互动氛围轻松自由。从入场时的带领幼儿给客人老师打招呼,到各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师用语,如纸绳变神气了、水桶要发威了等;以及各种友好亲密的肢体接触,如实验成功的奖励是拥抱,都拉近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活动氛围轻松自由。其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实验的层层推进多靠幼儿操作为主,通过改变纸巾的形态,体验水桶重量的变化,幼儿在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中发现纸绳力量大的秘密;教师不仅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自己的失败经历启发幼解决问题,又关注个别差异,在个别幼儿出现困难时及时指导、鼓励,师幼互动你来我往,教师与幼儿处于平等的合作关系。再次,教师巧妙运用提问策略,幼儿参与度高。教师以开放性、启发性问题为主,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除此之外,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思维已经萌芽,在幼儿验证猜想后,教师会请幼儿完整叙述自己刚才的发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但我们也发现了几个小小的不足之处,并在讨论环节给出了优化建议。第一,可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指南》中提到,大班幼儿已具有初步总结归纳的能力。因此,如果采用纸质版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幼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整个实验流程,从而提升经验。第二,材料可以更加丰富。活动中只运用到了纸巾作为提起重物的材料,幼儿获得的经验比较单薄;但如果我们能引进其他的材料,如锡箔纸、瓦楞纸,等等,便可以增加对照,使幼儿了解到不同种类纸张的性能,增加实验的操作性、探索性。
专家引领环节中,彭老师和郑教授的发言也给予了我许多启示。首先,科学活动需要明确围绕什么核心经验展开?活动是旨在引发幼儿情感共鸣,还是培养幼儿科学精神?只有明确了主心骨,才不会脱离教学的基本方向。其次,让思考更有效。本次活动中,教师的提示有些多,比如活动导入环节,将纸巾变成纸绳,再用它提水这一流程都是预设好的,为了让幼儿的思考更有效,可以先让他们用手感受水桶的重量,再通过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借助材料,改变形态,从而发现纸绳也有力量。一定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假设,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在每一次教学活动的观摩中,我都有新的收获,也能进行认真的反思。我相信无数教学活动的积累可以教予我给我不同的经验,更好的促进我在教学方面的成长,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学前教育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8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