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载的屯垦戍边,老兵已是至高的荣誉;奔腾不惜的塔河河畔,知青公园将熠熠生辉。”
2021年8月17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践行胡杨精神,讲好老兵故事”团队在阿克苏多浪公园内,寻访原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副师长杨海涵。在维吾尔族热情奔放,旋律明朗的音乐声里,80岁的杨老,这位用十多载筹划修建知青公园的老人,眼神里流露着坚毅和刚强。“在新疆,都说我们是上海人,回到上海,我们梦牵魂绕的还是新疆”。
从繁华的大都市到亘古荒原,从高楼大厦到地窝子、土块房,这巨大的落差无疑是一种考验。当初穿上军装,背起行囊,响应党的号召,在报效祖国、为国分忧的精神感召下,毅然决然地告别上海奔赴新疆。月台上下,虽有与亲人惜别的不舍和泪水,但更多的是满怀屯垦戍边的一腔热血。
这位从十万支边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成长为兵团第一师副师长的杨老,从长达两个小时的访谈中,显得意气风发,神采奕奕,虽已80岁高龄,但看上去似乎只有60出头。2001年退休的杨老,回到上海后,由于不习惯上海闷热的气候,加之对新疆特殊的情感,不久便返回新疆来。但常年为一师操劳的杨老不适应无事可干的日子,便有了个念头——种一片树。便有了位于阿拉尔塔河边的那片“知青林”。再到今天,“知青林”在一师党委的大力支持和上海知青的积极响应下,“知青林”正在加紧建设中,成为知青公园。
2007年,杨老给农一师、阿克苏市政府写了一封信,坦陈想筹建“知青林”的愿望,功夫不负有心人,此举得到了阿拉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海知青们的积极响应。于同年6月,阿拉尔市政府划出36亩河滩地用于支持修建“知青林”。杨老甚是欣喜,在他心中,素有“绿色的小岛”之称的阿拉尔,在奔腾不息的塔里木河畔,一片凝聚十万上海知青的深情的“知青林”即将熠熠生辉。
杨老说:塔大学子“三下乡”,包括文化、卫生、科技下乡。而修建“知青公园”,从文化方面来讲,就是要让新一代的援疆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三五九旅以及他们父辈艰苦卓绝的屯垦戍边精神。正如我们当初在倡议书上写下‘让葱茏的绿荫见证这一段拓荒者的历史,让生命的绿色告诉后人:上海支边知识青年这一个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卫生方面来说,人们的卫生习惯是靠环境来培养的,卫生随着环境提高,而环境随着文化发展,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从科技方面来讲,“知青公园”的设计方案里,在保全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现代科技技术。”
六十年代的大漠荒原,见证了上海知青的青春岁月。苍苍胡天穹庐下,丰碑无言:三五九旅的光荣传统,宣示着钟情交织的信仰理想。这种精神,是南泥湾精神的延续,是兵团精神的生动佐证。
而今,当年风华正茂的上海知青,两鬓斑白,不再年轻,知青的大潮虽已消退,但这四十多年的历史印记,将铭刻在兵团人的心中。
“浩帙的中国青运史,肯定会留下上海知青的精彩神韵!激情的军垦新城阿拉尔,记录着上海知青的青春年华!浩瀚的塔里木河畔,已经矗立起上海知青的绿色丰碑;回望青春,挥挥手,向青春致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