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力争为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新突破提供思路,7月19日,巢湖学院全国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巢湖学院国情社情观察团”赴江苏省苏州市蒋巷村开展调研学习活动,从中学习江苏省优秀示范村发展经验,展望乡村振兴美好未来。
当提及蒋巷村的发展历程时,当地工作人员便道常德盛书记是推动蒋巷村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位主力军。常德盛书记曾说:“一定要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就这样一句话,他便用五十几年的坚守来践行这个承诺。“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在上世纪60年代,常德盛书记带领村民实施了长达10多年的治水改土工程,靠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肩挑背扛,累计完成50多万土石方。千亩低洼地填高了1米多,变为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上世纪末。当农业大兴发展时,常德盛书记创造性提出乡村旅游发展前景,村里依靠工业反哺,先后投资近亿元,开合挖渠,建桥铺路,造楼修亭,积极开发“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动共赢。
为更加深入感受蒋巷村产业发展情况,团队于当天上午围绕蒋巷村开展实地调研。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蒋巷村住宅区、农业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全貌。观光游览车驶进农民宅基地,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幢幢独立的多层别墅,每家村民还精心的装扮了属于自己的小院子。工作人员说:“每幢房子都配有电话、宽带、太阳能热水器,造价近30万元,完完全全地解决了居民的生活养老问题。房子的舒适程度为蒋巷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打下了基础。村里还设有“蒋巷农民剧场”、“支塘镇蒋巷社区卫生服务站”、“蒋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保障了村民的健康,满足了村民的物质需求,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
随后观光车驶入蒋巷农业产区,一排排规格整齐的农田,绿秧秧的稻苗,鱼塘与农田交相辉映,展现了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工作人员说:“蒋巷村主营农业旅游业,所以蒋巷村本身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水稻的生长养殖也有严格的指标,环境美了,村民心情也好了,干活也得劲了。”
最后一站团队成员来到蒋巷生态园,园区以环境优美著称,是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示范点。工作人员介绍说:“上世纪末,当蒋巷村民的米袋子、钱袋子双双鼓起来后,面临着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时,常德盛书记敏锐地发现了乡村旅游的广阔前景,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旺家的新思路。”村里依靠工业反哺,先后投资近亿元,开河挖渠、建桥铺路、造楼修亭,积极开发“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等项目,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动共赢。”正是常德盛书记开创性的举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蒋巷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财力,进一步拓展了村民的就业空间,更重要的是使蒋巷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村民们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在参观完蒋巷村全貌以后,团队成员回到蒋巷村村委会,对常德盛书记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常德盛书记说:“我很荣幸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感谢党的领导,也感谢乡亲们对我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乡亲们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最好的奖赏。在蒋巷村工作的五十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到,人生最可贵的是精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蒋巷精神是蒋巷人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今,蒋巷村正沐浴着科学发展的春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在“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基础上搞好“精神传家”,让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蒋巷精神代代相传。我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培育年轻一代身上,建立一个没有常德盛也照样生机勃勃的班子和队伍,从而团结带领蒋巷人民,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常德盛书记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也表明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青年人所要传承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1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