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扎根烟威民间文学艺术,求索文化振兴乡村之路

来源:烟台大学法学院 作者:陈昊东 马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准确把握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以知识产权的角度为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提供思路,求索一条文化振兴乡村的新路径,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的八名队员于7月16日至7月26日对烟威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社会调研,现已圆满结束。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所拥有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是传统知识的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民间文学艺术源于群众、扎根基层,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思考如何在民间文学艺术领域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传承和保护机制,实现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为新时代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值赋能则成为现阶段需要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烟台大学法学院的八名同学在发现这一现实问题后,积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经过组内激烈讨论并与老师反复沟通后决定以专业所学为基点,立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成立了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决定通过对烟威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开展调研,了解该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保护现状,完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提供法律保护,最终探索出一条文化振兴乡村的新路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调研队的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后立即投入到开展社会调研的工作中。在调研的整个过程中队员们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前期通过主动自学补课、网上检索资料、邀请老师培训等方式丰富理论知识储备,同时积极联系调研场所、深入基层开展访谈、实地参观获取资料,搭建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

烟台市胶东民间艺术博物馆是烟台地区典型的非国有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机构,通过与馆长刘子瑛的座谈,队员们了解到民间组织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中所具备的活力和积极意义,同时也认识到由于缺乏法律支撑,导致民间组织在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常常有心无力、遭遇侵权时也无计可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导致民间组织管辖机构不明、宣传成本提高、盈利空间被压缩等问题也愈加凸显。

谈到烟威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绕不开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海阳市,而提起海阳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海阳大秧歌”这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海阳大秧歌凭借其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深入人心,从海阳流传的一句“没有秧歌不叫年”的俗语中便可窥见海阳大秧歌在当地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海阳也成为调研队此次社会调研的关键一程。从海阳市文化馆于国光主任的口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海阳市政府层面对海阳大秧歌的“放养式+引导式”的保护策略。与海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李世宁老师沟通后,调研队的关注点更多聚焦在了海阳大秧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法律保护来发挥民间组织活力的问题上。在访谈过程中,李老师还向队员们透露了他设想的有关“摄影大赛+秧歌文化节+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计划,让队员们眼前一亮。而在拜访了海阳大秧歌传承人鞠进东先生后,队员们意识到了传承人在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学艺术的过程中对于法律保护的迫切需求,在民间传承人层面急需一套公平合理的评选机制、有组织的管理机制、有鼓励的传承机制。只有重视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构建起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让民间文学艺术“走的下去”,进而“走得更远”,并且还能“走的漂亮”。

此外,调研队的同学们还在烟台市区利用街头采访的方式,了解了市区群众对烟威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状况;前往参观烟台市文化馆、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等展馆了解了烟威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保护现状;通过网络查询搜集了有关乳山大秧歌、胶东花饽饽等烟威地区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为此次调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将基层调研所获取的一手资料作为基础,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作为蓝本,基于专业所学,完善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法律之盾加快实现民间文学艺术为乡村振兴增值赋能的目标。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行合一,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孕育真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年轻人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只有和群众实践相结合,才能把书里的水分挤掉,得到知识干货。在本次社会调研中,调研队的同学们始终将“如何利用自己的所学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和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做一次有意义的社会调研”作为团队目标贯穿始终,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内涵。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保护,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将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做有温度的普法志愿者
2021年7月1日,作为第六届知行普法服务队的一员从学校出发,开始了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青心向党沉浸革命老区,知行普法助力乡村振兴。”所以我们的活动主要在革命老区进行的,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
满怀青春热血到乡村基层普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暑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
生态文明贵阳行logo背后的故事
Logo设计中“把图画出来”从来都不是最困难的那一步。NIKE、APPLE、BP、IBM,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大师作品拿给会用钢笔工具的设计学徒想要描出来半个小时都能搞定,但是这些作品背后的思考过程是繁复而深刻的,饱含…
在实践中感悟普法魅力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以及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法律的普及有了全新的发展,第六届知行普法服务队以“青心向党‘沉浸’革命老区,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法律援助活动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荻…
调研烟威民间文学艺术,求索文化振兴乡村之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准确把握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以知识产权的角度为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提供思…
齐聚民俗文化体验厅,领略多彩贵阳风情
贵阳,一座沉积了百年历史的城市,无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贵阳这片土壤扎根、不断生长,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2021年7月31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胸怀百年初心·寻访绿色贵阳”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贵阳民俗…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威海群众艺术馆之行
为加深对威海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充实烟威地区民间文学艺术调研的数据资料,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威海小分队的三名成员于7月28日前往威海市群众艺术馆进行参观学习。威海市群…
沉浸绿色生态景致,探寻红色文化贵阳
2021年8月1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胸怀百年初心,寻访绿色贵阳”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对贵阳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展开实地考察调研。经参访,实践团队了解了贵阳独特的喀斯…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7月5日起,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的志愿者们在安阳市内黄县余庄村进行党史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安阳市内黄县内黄公园进行宣传,…
安工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7月5日起,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的志愿者们在安阳市内黄县余庄村进行党史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安阳市内黄县内黄公园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