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回顾反思,积极改进:探求育人之道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昵称可以做到破罐

烈日炎炎,蝉鸣不歇。在这热火般的夏天,我也在做着点燃一颗真心的事。8月1日,是我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花山村陪伴当地留守儿童的第一天,我们希望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尽一份力。在这里,有很多体验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被叫作“老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学生……我与众多队员一起,给孩子们送去知识,带来欢乐,传递爱,心连心。在实践过程中,我自觉有了不少成长与进步,也更加自知作为老师,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算得上合格。

无惧困难迎难而上,方能成事

不亲身走过这条路,其中的难与辛根本无从知晓。说到我未来的职业规划,就是简单的三个字:当老师。不止一次我这样想过,老师不就是教学生那回事儿么,还不容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果真如此。

事到临头,我害怕了、紧张了。第一次上课在我看来是彻头彻尾的败绩,说话声音没有底气,透露着不自信的扭捏,总之,全然和我预想的截然不同。我一下子陷入了颓丧,不知所措,一切该从何改起?深夜里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子里搅成一团,思绪不禁飘忽到未来——这次实践是试炼自己的一次上阵演练的好机会,可以充分利用从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那我只有冲破困难、跨越障碍,才能充分锻炼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集中精神,凝聚起点滴智慧寻找到一些思路和方法,才可让自己将来真正走上讲台、讲授知识成为可能……

如此一步步摸索着,我行进的步伐渐渐迈得越发沉稳,也不再总是一颗心高高悬浮于空中不知所措了。事情在我的彻底改观后,做得越来越好。

因为这第一次的经历,我清楚地意识到,怕,是绝对不能成事的。只知逃避,让人无意间错失很多;与困难搏一搏,终将发现它送来了很多收获。同时,事实亦向我证明,事情做得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扔掉压制、拖垮自己的包袱,能不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一天天地支教下来,现在的我只记得,当老师的,不必考虑太多,怀着纯粹的一颗真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即可。

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磨砺自身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如何能上阵实操?提升自我,也是教师本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不只是学生时代的义务,即使是任何一个普通人,也要把学习当做一辈子的事业去干。就更不用说教师这个特殊群体了,只因“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

但是,说来惭愧,如今我自己尚且仍在求学,完全还没有达到可以被学生称作“老师“的水准,却已经正儿八经地给他们上着课了,心中忍不住很有些惶恐。我一直认为,教育事业不可失之毫厘,老师需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因为学生往往对所学内容无条件地全盘接受,若是我由于自身原因把错误的东西教给了学生,这既是对他们信任的辜负,也是对教育者形象的一种变相抹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位曾教过我的老师,我对她记忆非常深刻,然而却并不是因为她教的好,相反,恰是因她在教学释疑的日常工作中对我们的某种糊弄失责,以及自身业务水平不精,却仍不思进取不求改变的消极态度。未来,我也即将成为这名老师的同行,我本身真的很不希望、很不愿意自己也让学生像那时的我一样,落得个满怀希望而来,充满失望而去的结果。老师之所以能教导学生,正是因为已经完全掌握透了学生所未知的内容。有如此的切身感受,我得以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反过来也时时刻刻警醒着我、激励着我:为人师者不可有丝毫懈怠,常学常新,尚能不有愧于良心。

经由种种,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唯有踏实勤勉,认真付出,精教习而不停学,稳扎稳打、脚踏实地,保持知识的更新和记忆,才不会叫“老师”这个称呼平白成了个笑话,才不会让学生迷茫了前进向学的方向,才能锻造得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利刃之剑。

放下架子摆正姿态,良师“亦”友

在一次次的授课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每当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时,总不怎么能听见他们的回应。我便告诉他们,可以随意一点,不必拘谨。但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于是,我只好开门见山地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毕竟课堂上只有老师自顾自地一味灌输知识,效果并不算好。投入固然重要,可学生的吸收产出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其中一位学生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因为老师都很有威严。”坦白说,我也如此认为,但没想到的是,这句话在我身上也灵验了。但我非专业式的授课,也能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威严”了么?

我不禁想,这威严大约来自某种程度上的威慑吧。师生之间,边界的确需要设置。但那种敬而远之,相隔着一层“厚障壁”,事实上减少了很多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沟通交流,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老师无法及时地准确感知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无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提升、教学方法与思路的改进优化也都产生了较大的阻力。长此以往,是否可以令教育事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下去?长久以来,学生心目中对老师留下的的既定印象和固有标签,确实应该为我们所重视并采取一些实质性行动,来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了。

一位好老师,是必不可能拒学生千里之外的。为人师表,用一颗真心方可换来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大抵须得走下高台,乐意贴近学生,走进他们内心深处了解看看,才可称得上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良师益友。

我深知今后还有很多需要我切实去学习、改进、实操。这条路上,我不能给自己留下投机退避的后路,只有前进、前进,永不停滞,这唯一一个选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7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8日电(通讯员王西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的素养则直接决定了……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解帆)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暑假社会实践队于7月17日通过线上研……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5日电(通讯员陈俸毅)乡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农村人才、推动乡村……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孙晓欣)为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的具体情况,并研究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策略,曲阜师范大学地……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7日电(通讯员冯宇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朱叶雯)2024年7月11日,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践队走进涛雒镇中心小学,展开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实践参观活动。……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4日电(通讯员周振旋)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教师们扎根基层托起希望,赋能未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翟远晴)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为了更……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乡村教育任重道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以前不怎么关注乡村教育,或者说,以前觉得教育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乡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都一个样。但如今亲身来到乡村支教,我才后知后觉——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了初中的孩子小学的基础运算都弄…
学习红色文化,激扬青春提升自我——记崇廉萃英社暑期社会实践
南梁之行的社会实践结束了,细细品味这几天的经历,心中感受颇多。在前往南梁的车上同伴的欢声与期待,乡村走访调查中的劳累与欣喜,实践结束时大家的满足与不舍,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我们不断学…
携手禁毒防艾,共创和谐社会
重庆8月1日电(通讯员张春红)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千秋禁,红丝行,展未来“实践团在队长周双维、副队长张奥瑜以及队员朱家宇的带领下来到合川区草街街道大庙村进行实地走访进行禁毒防艾宣传。千里送…
爱心启航,让梦飞翔——FONE1小分队
为了切实践行2021年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城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及探索相关的解决方案,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FONE1小分队的六名队员于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18日在山东、江苏、云南、四川等地开…
开展党史教育,激扬青春提升自我
红色文化之行的社会实践结束了,细细品味这几天的经历,心中感受颇多。在前往南梁的车上同伴的欢声与期待,乡村走访调查中的劳累与欣喜,实践结束时大家的满足与不舍,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我们不…
点点星光,长明常亮:高校学子经验分享
“知识就是力量。”这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普遍认知。绝大多数人都对孩子的学习投以极大的关注,对孩子有殷切的期望,期待他们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对于农村孩子,学习知识更是他们走向广阔世界的极为有效途…
青岛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万亩枣林香四溢,枣乡文化传万家
活动背景: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100年来,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得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全国建设的党…
禁毒防艾我先行
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2日电(通讯员张春红)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提高大众自我保护意识,大力宣传禁毒防艾,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增强广大居民的禁毒防艾意识及广大居民对禁毒防艾工作重要性的认…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开展实地企业调研工作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进一步了解鲁山县赵村乡村资源的开发状况,掌握赵村企业实情,7月17日,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在当地领导的协助下开展实地社会实践调研工作。赵村农家…
坚守、热爱、拼搏:关于奥运的二三事,与你们共勉
8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特别推出“童心筑梦学奥运”主题故事宣讲课程,活动在花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每一个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都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