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庆贺建党一百周年: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李舒婷 许安琪

为引领莘莘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做担当民族复习大任的新青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三下乡”活动“红色青年行”党史宣讲团重点围绕蚌埠市红色历史,深入红色基地学习,其中包括蚌埠的烈士陵园与博物馆、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怀远龙亢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等等。宣讲团结合党史与历史,在参观结束后将所见所感做成PPT进入社区宣讲,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7月10日,宣讲团到达红色青年行的第一站——烈士陵园,同学们自发登山,瞻仰位于山顶的蚌埠抗战纪念碑,了解当年革命战士为保家卫国而书写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向革命烈士表达崇敬之情。大家在烈士墓碑前低头鞠躬并默哀,寄托对烈士的哀思。山脚下的革命历史陈列馆内陈列着自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蚌埠市革命发展的历史,通过大量图片、绘画、史料以及实物,形象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革命历史陈列馆大家仔细参观着革命前辈遗留下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帧图片都喷薄出革命先辈一心为国的豪情壮志。成员们不禁想到那些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日的和平时代所付出的艰辛,亲情,爱情,友情,青春乃至于生命,在思想上所有人都得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洗礼。

宣讲团于7月11日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博物馆埠馆藏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套),既有数十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丰富遗物,也有进入历史文明各个时期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及古籍善本等,这些藏品是反映蚌埠历史沿革的实物载体,有着重要的科学、艺术与历史价值。同学们在历史的熏陶下感受着蚌埠的文化底蕴,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历史精髓,唤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7月12日至13日,宣讲团来到了孙家圩和怀远龙亢,两地作为红色教育基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曾经是渡江战役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为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乃至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里,第三野战军下达了《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吹响了渡江战役的号角。怀远龙亢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淮上军民在党领导下开展抗日斗争的历程,解说员详细解说彭雪枫将军领导蚌埠淮上地区新四军英勇抗战的历史经过。一幅幅革命战争时期形势图、一张张革命先烈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展现在眼前,大家纷纷驻足,抚今忆昔,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那个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无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抗战精神,深深震撼着在场每一位同学的心灵,仿佛让同学们置身于坚苦而伟大的革命战争中,亲身感受到新四军淮上革命根据地艰苦而又光辉的革命历程。火神巷门口的南槐是日寇侵华的见证。抗战期间,攻入火神巷的日寇向南面的中国军人开枪,门楼着火,门口的两颗槐树首当其冲,北槐因重创而枯萎,南槐奄奄一息,树冠中仅有数只叶片泛青,1999年龙亢人民在新四军淮上办事处建起纪念馆,2000年馆员为南槐修枝,2001年后逐渐焕发生机,2005年南槐挺立焕新,树冠如球,枝繁叶茂,溢绿滴翠。树身北侧弹痕累累,是日寇侵华的罪证,树身南面伤疤相连,是中华民族正义反击的记录。南槐是龙亢地区经历抗战烽火,至今唯一存活的古树,他的幸存与顽强的挺立,启迪我们不忘过去,牢记历史,艰苦奋斗,弘扬名族抗战精神。更显示出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月14日,团队进入沈圩社区,为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进行党史故事的科普与宣传。在团队成员声情并茂的演讲下,在场的每一位孩子都沉浸在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中,感受到了革命历史的不易与艰辛,每位小小少年的心中都埋下了爱国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一定会随孩子们一起长大,枝繁叶茂,撑起一片和平广阔的蓝天。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更好的学习和了解了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并尽己所能的将党的故事与精神发扬光大。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子将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将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刻苦钻研文化的毅力,传播至蚌埠学院每个人心中,并为祖国,创造新的业绩,做出新的贡献,燃烧热血,奉献青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李松】社会实践感言

【实践感言光电学院李松】社会实践感言8月5日,正道的“光”抗疫666实践队对今日的实践内容进行了线上视频会议,确定了今天的任务。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两天的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进行汇总…… 林公子爱吃 烟台大学查看全文 >>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 实践队进行调查结果概括并制表

【最新动态光电学院】实践队进行调查结果概括并制表8月5日上午八点,正道的“光”抗疫666实践团再次进行了视频会议,确定今天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视频会议截图)经过两天团队成员…… 林公子爱吃 烟台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寻访老党员:艰苦卓绝,为党奋斗
今年是建党百年,紧跟着“三下乡”的活动,我们合肥社会实践小队拜访了当地一位老党员——伍永志。“不断向前,不断学习,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伍永志爷爷用多年的入党经历向我们诠释着这句话。回顾前载,…
安徽学子远赴:齐身进吴村,共探振兴计
中国青年网蚌埠8月1日电(通讯员马靖杨浩钱锋)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为了解乡村振兴的过程,探寻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进展,安徽工业大学赴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1日来到了五河县刘集镇小吴村,深入…
忆峥嵘岁月,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有感
5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心追忆,红心知行“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走进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全体参观人员通过纪念馆里的一桌一椅、一栏一杆仿佛回到了炮火连天的…
传承传统文化,感受黔南魅力
贵州黔南——青岩古镇、九龙寺实践时间: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时间地点:贵州黔南青岩古镇篇:提到贵州的文化古迹,我最先想到的是青岩古镇,它给人留下的深刻记忆不只是那有名的青岩猪蹄,纯手工的银饰,更重…
个人碳账户,减排行为可量化——浙商大学子在行动
7月14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衢州分队赴衢州市江山县,展开有关个人碳账户相关情况的调研。衢州市辖内首家试点银行——江山农商银行正式推出并实施“个人碳账户”项目,这也是国内首…
衢州试点个人碳账户
7月14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衢州分队赴衢州市江山县,展开有关个人碳账户相关情况的调研。衢州市辖内首家试点银行——江山农商银行正式推出并实施“个人碳账户”项目,这也是国内首…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亭亭之禾,巍巍吾国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亭亭之禾,巍巍吾国农业之兴,邦国之盛;吾国之禾,傲然东壤。为深度感知强农兴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途径,明晰农作物对百姓生活的带动作用。7月22日,巢湖…
西大学子三下乡:寻找党员故事,共建红色“牌坊”
8月27日,西南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四川广安小分队深入调研协兴镇牌坊村。实践队队员带着对党员的崇高的敬意和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拜访了几位老党员,了解了许多关于党的知识和红色故事,加深对党的…
热血豪情颂军歌,沉心凝神试锋芒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9月2日讯】(通讯员:郑芷奕)东方泛白,天气清朗;纵横成阵,士气昂扬。9月2日清晨,为了磨砺新生意志,培养坚强品格与良好生活习惯,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学生柴锦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021年7月21号下午,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学生柴锦堂到会宁县农鑫牧草专业合作社参观了合作社。活动期间,柴锦堂和合作社社长柴胜堂先生一起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乡村发进行了一番交流,柴胜堂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