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小雁塔
实践时间: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地点:陕西西安
大雁塔篇章:
作为半个西安人,对于西安,别人提起它,我立即想起来的文化古迹便是大雁塔,小雁塔。
玄奘于公元628年自长安西行,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印度,得到戒贤法师的精心指导,公元645年回到祖国,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辆庄宝车,盛况空前。
大雁塔是唐皇给玄奘法师翻译经文的地方,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希望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在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屠(佛塔)总高三十丈,唐高宗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后来又经过了几次改建和修缮,大雁塔最终成为了七层高塔。
大雁塔保存从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大雁塔内还存有舍利子万余颗。
除了这些历史外大雁塔还曾有提名的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
小雁塔篇章:
小雁塔和大雁塔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大雁塔兴建在前,小雁塔兴建在后;大雁塔是为玄奘高僧取经所修建,小雁塔是为义净高僧取经所修建;大雁塔为四方阁式砖塔,塔现高七层,小雁塔为密檐式砖塔,现高13层。
之所以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是因为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
小雁塔环境清幽,天寺内还保存有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巨大铁钟,钟声宏亮,“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如果你喜欢清幽的环境,想来你当去小雁塔看看历史风光。
文物保护:
大雁塔由于人为破坏,加上自身结构等问题,在1719年就发现塔身倾斜。到1985年古塔已倾斜了998毫米,至1996年,古塔向西北方向倾斜达1010.5毫米,平均每年倾斜1毫米。而小雁塔也经过千年凤吹日晒及各种自然灾害已经失去两层塔身。这些都表明我们也应当明白雁塔保护的重要性。
参照陕西省西安市当地的《西安市大雁塔保护管理办法》及《西安市小雁塔保护管理办法》,对塔进行了强制规定保护,才使得近年塔依旧完好。
据辽宁古塔保护有关规定可套用相关方略:
1.建立健全古塔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管理预案;
2.对古塔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巡查;
3.落实古塔防火、防雷、防盗、防震、防风、防虫等安全保护措施;
4.开展与古塔有关的文献资料搜集、历史价值阐释研究;
古塔的存在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理解历史,相信历史,才能透过这古物去窥探曾经那盛世王朝的存在气息。
关于雁塔:
大雁塔之名:
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
乘佛教,可吃三净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
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
玄奘于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
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而塔名的来历是这样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袭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
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三里三合(小雁塔):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陕西发生6级大地震,小雁塔塔身自上而下被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九月,一位名叫王鹤的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此后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小雁塔因华县大地震“塔裂为二”,嘉靖四十二年复震,“塔合无痕”;康熙辛未“塔又裂”,“辛丑复合”。对于一座砖塔而言,经过数次地震开裂而不倒塌,反能自然复合,也确是一件奇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古代能工巧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不倒翁”一样,虽历经数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令人叹服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6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