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大学子三下乡:与邓小平同志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来源: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作者:梁可怡 方欣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西南大学四川广安小分队以2021年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以邓小平故里为起点,于8月24日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深入体会如今新时代发展下的乡村振兴的状况。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导下,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伟大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领导中国迈入了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故实践队选择来到邓小平故里,深入了解邓小平的故事,学习党史,学习红色文化。

图为邓小平同志雕像。通讯员 曾睿 摄

“在策划准备的过程中,通过对党史文献的查阅学习,实践队员更加系统地了解到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为讲好邓小平故事做好充足准备。”实践队队长董尔雅说到。自活动筹备以来,实践队员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提前学习了邓小平理论相关读本、《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学习资料,为活动的前期策划和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实践团采访小分队的队员们在查阅资料,跟随当地工作人员深入了解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迹以及思想理论后,展开了对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讲解员的采访,讲解员表示:“作为一名在邓小平故里的讲解员是让大家对于党和国家,以及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进行了解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解说让民众们更加了解祖国发展越来越强盛的历程。”讲解员在采访的过程中,还通过陈列馆中的物件向实践队员展示邓小平同志在成渝铁路建设时期在人民日报上的题词:“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由自己设计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全长505公里的铁路。

图为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中陈列的旧物。通讯员 曾睿 摄

在工作人员的培训下,实践队员综合运用前期查阅学习的知识,化身讲解员,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为游客们讲解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和南方谈话等重大事迹。毛泽东曾对邓小平同志有过中肯的评价,说他:“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

图为实践队员为游客讲解邓小平同志的事迹。通讯员 张宗瑶 摄

“工作做得怎么样,还得百姓说了算”。除了实地的采访以外,实践队的成员还通过问卷和实地采访的形式收集了大家对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看法。从落实到每一个个体生活的细节处的改变来感知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受采访者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职业与各异的身份;包括了全国各地的军人,工人,学生等。总的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感激,以及缅怀。此外,邓小平的事迹也给予了一些人激励与鼓舞。广安本地一名学生接受采访时答到,“愿祖国更加强大,希望邓爷爷可以再天上看到这盛世”。来自云南的一家三口也表示,“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家有今天的生活十分感恩他”。来自广东的退伍军人表示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出自己的路,加油,完成梦想”。老百姓的认可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工作的成功,这也提醒了国家工作的重心始终是倾向老百姓这一边的。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游客。通讯员 袁双 摄

暑假期间,排队参观邓小平故里的队伍蜿蜒出去几十米。不只是本地人,从四川省内各地、从邻近的重庆、从更远的广州、深圳,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块3.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少游客向实践团采访队员们表示自己是特意自驾前来参观邓小平故里的。一位被采访的阿姨发自内心的讲到:“就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坚定实施改革开放下,让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起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图为实践队合照。通讯员 袁双 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6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西大学子三下乡:趣享党史课堂,投身农村建设
8月25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天,西南大学四川广安小分队实践队来到了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给小朋友带来趣味课堂,传播红色文化。实践队还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助力新农村发展,给牌坊村带来新的…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开始
7月14日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开始,并于赵村第一小学操场举行开班仪式,本次开班仪式由赵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景伟、崔红光副书记、带队老师王哲出席,志愿者支教团队以及当地学生参加…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传统文化融今朝,爱国情怀浸童心
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红色故事系列课程、高校经验交流分享会以及书法课程,旨在让孩子们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学习优秀学子的学习…
南航学子暑期青海湖生态实践纪实
南航“邂逅措温布”暑期实践团队在7.27-8.2号这七天时间里顺利完成了线下实践任务,虽然目前疫情形势严峻,但我们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防疫政策,牢记防疫常识和规定,并且在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二郎剑…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出征啦
为响应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并建立2021年暑期“三…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红色艺术,润物无声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美育教育,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开展“红色艺术,润物无声”…
人物访谈 | 惠桂芝:沉醉百年汉黄调,衣襟总带汉剧香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戏曲之中尽显人间悲欢离合,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无数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坚持令人倾佩,他们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为党的思想传播提供有力的文化渠道…
武汉大学生与蔡甸区野生动物亲密接触
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黄石、武汉、石首、神农架实践队伍来到蔡甸区进行调查。提到野生动物,很多人会下意识想起原始森林,然而并非只有原始森林中才能见到野生动物,在人来人往的湿地公园与湖…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用青春脚步丈量红色地标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习红色革命思想,将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实践团队以安庆市红色资源为重点、向其他地区红色事迹辐射的“网络状”互动并结合调…
爱党拥军新模范,红嫂精神代代传
7月30日,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延路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所有成员集结完毕,正式开始以“沂蒙红色列车行,传承精神聚人心”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