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物访谈 | 惠桂芝:沉醉百年汉黄调,衣襟总带汉剧香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李忠洋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戏曲之中 尽显人间悲欢离合,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无数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坚持令人倾佩,他们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为党的思想传播提供有力的文化渠道,亦为乡村文化事业做出了难以计数的贡献。今天,小知音带你一起,与安康汉剧省级传承人惠桂芝老师共话,探寻她心中的汉剧历史。

访谈对象

汉调二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11月出生于安康,高中文化、党员、国家三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1960年考入安康汉剧团表演班,1963年毕业进入安康汉剧团工作,2001年退休,师承杜建德、张蔚文、左玉贵等老师。擅长小花旦、刀马旦的剧目,唱腔嗓音宽宏、应用自如、武功扎实,成功的塑造了许多花旦形象。参加省、市汇演,多次荣获个人大奖,主要代表作品有∶汉剧折子戏《柜中缘》《拾玉镯》《大桑园》《花田写扇》等。

实践日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眨眼间便已经到了八月,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安康的气候较之平原地带多了些凉爽,少了些湿热,对于戏曲表演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每天的训练与表演,是要花费大力气的。八月初,汉剧知音实践团队再次前往安康汉剧团,采访汉剧省级传承人——惠桂芝老师。

作为多次到访的“不速之客”,汉剧团里的青年演员并没有多少惊讶,还是一如既往地训练,诺大的表演厅内开着空调,为他们的训练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我们一边在旁观看他们的表演,一边整理摄影器材与采访稿,等待惠老师结束她的排练工作。

惠老师一头干练的短发,举止间多少带着戏曲演员所有的优雅,同时又十分和蔼,非常亲切。采访的问题并不多,但是惠老师一点都不敷衍,反而细致地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我们不懂的地方细细讲解。

问起惠老师进入汉剧行业的原因,她的答案与王发芸老师相差不多,都是幼年时的热爱,“从小就爱、喜欢,没事了就在低下看、模仿,看那些戏以后回去就学。”也正因如此,惠老师被汉剧团所看重,十二岁便进入汉剧团进行戏曲表演的学习。无论何时,戏曲行当都是卖力气的地方,汉剧也不例外。惠老师在六十年代进入戏校,那个时候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条件并不好,没有专门的练功场,而是借用了安康武装部的大操场进行训练。“拉鼎”,在戏曲行业里面,意思是“倒立”,冬天的时候冰天雪地,学徒就要在操场上练习倒立,加之没有钱购买手套,所以满手冻包简直再正常不过,这样的场景对于现在来说难以现象,可是在惠老师那个时候,吃苦是没有办法的。

即便如此,对汉剧的执着不曾削减,反而更加刻苦地练功,“那个时候安康汉剧在安康非常的兴旺。观众都特别喜欢,一票难得。”老一辈的安康人都这么说。60年代的安康,看汉剧买票还要开后门,那时候一天是两场戏,每个礼拜天还要加演,观众对汉剧的热爱和渴求对比现在可见一斑。

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即便如此,戏曲的振兴仍然需要时间,“所以作为我们这一代传承人,就是想把戏曲要搞好,想多给孩子们传承一些东西。”在传承的同时亦有需要创新,比如汉剧曲目《拾玉镯》,惠老师告诉我们,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现有的国家政策,她把剧本中繁琐的地方去掉,又汲取了其他戏曲中的优点,赋予这个剧本以新的生命。在传承的方面上,惠老师还特别提到了陕西省原副省长徐山林,也是陕西安康的当地人,正是由于对于汉剧戏曲的热爱,90年代在职期间,对汉剧团提供了资金上的扶持,“在那之后我们有个‘汉调之光’的演出,第一次给我们拨了30万,第二次又拨了20万,总共拨了50万。每次大的活动徐省长对我们都很支持。”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戏曲之中,尽显人间悲欢离合,从十二岁至今,惠老师将人生奉献给了安康汉剧,也为汉剧的传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相信在未来,随着时代发展,汉剧之美会被更多人知晓,传统民乐文化,也必将创造更多灿烂!

中南大学“汉剧知音”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李忠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商学院成功举办校园“5+”志愿服务活动

…… 周乐禹 于诗敏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成功举办“谁的青春不迷茫”经验交流会

…… 孙瑶 于诗敏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成功举办新老生篮球友谊赛

…… 马凤苹 李岩斌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成功举办“书声琅琅”诵读会

…… 周乐禹 于诗敏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成功举办清风科技社社员交流会

…… 周乐禹 于诗敏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举行2017级篮球比赛

…… 李潇畅 朱紫玉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爱心同盟社顺利举办社团见面会

…… 马凤苹 李岩斌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成功召开“十九大”学习大会

…… 周乐禹 于诗敏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贵州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以苗绣织梦,情暖化屋村

在这次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禁毒防艾宣传和民族文化调研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盐河巷小吃街调研

2024年7月13日下午五时,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盐河巷,开展了一场有关食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豆丹培育基地

2024年7月10日下午,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夏振强老师的带领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汪恕有滴醋厂

2024年7月8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参观汪恕有滴醋厂活动顺利开展。首…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2024年7月6日上午十点,本次“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

最新发布

南航学子暑期青海湖生态实践纪实
南航“邂逅措温布”暑期实践团队在7.27-8.2号这七天时间里顺利完成了线下实践任务,虽然目前疫情形势严峻,但我们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防疫政策,牢记防疫常识和规定,并且在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二郎剑…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出征啦
为响应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并建立2021年暑期“三…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红色艺术,润物无声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美育教育,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开展“红色艺术,润物无声”…
武汉大学生与蔡甸区野生动物亲密接触
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黄石、武汉、石首、神农架实践队伍来到蔡甸区进行调查。提到野生动物,很多人会下意识想起原始森林,然而并非只有原始森林中才能见到野生动物,在人来人往的湿地公园与湖…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用青春脚步丈量红色地标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习红色革命思想,将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实践团队以安庆市红色资源为重点、向其他地区红色事迹辐射的“网络状”互动并结合调…
爱党拥军新模范,红嫂精神代代传
7月30日,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延路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所有成员集结完毕,正式开始以“沂蒙红色列车行,传承精神聚人心”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
武汉大学生探访沉湖湿地,为野生动物保护献力
7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黄石、武汉、石首、神农架实践队伍从黄石出发,踏上了去往武汉的野外调查旅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来到武汉以后,队伍各成员一同进餐,在就餐的饭店里,几只家燕在餐桌…
人物访谈 | 王发芸:一段风情千万曲,惟愿留与后来人
汉剧传承百余年,有多少曾经志在发扬汉剧的青年演员,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热爱着汉剧,戏曲的脉络早已深深刻在他们的骨子里。2021年7月底,实践团队成员陈佳炜,再次来到安康汉剧团,拜访汉调二黄国…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筑梦记忆
七月盛夏,蝉鸣花开,缤纷暑假如期而至。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红色基因,筑梦记忆”红色故事…
实践日志 | 汉剧演员:戏曲文化养育的民族之花
当实践团队赶到汉江大剧院时,演员们的训练早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经过交流我们了解到,汉剧团即将开展一次大型的演出活动,训练负担比较重,因此我们尽量不去打扰他们的训练,只是安静拍摄取材,偶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