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戏曲之中 尽显人间悲欢离合,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无数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坚持令人倾佩,他们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为党的思想传播提供有力的文化渠道,亦为乡村文化事业做出了难以计数的贡献。今天,小知音带你一起,与安康汉剧省级传承人惠桂芝老师共话,探寻她心中的汉剧历史。
访谈对象
汉调二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11月出生于安康,高中文化、党员、国家三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1960年考入安康汉剧团表演班,1963年毕业进入安康汉剧团工作,2001年退休,师承杜建德、张蔚文、左玉贵等老师。擅长小花旦、刀马旦的剧目,唱腔嗓音宽宏、应用自如、武功扎实,成功的塑造了许多花旦形象。参加省、市汇演,多次荣获个人大奖,主要代表作品有∶汉剧折子戏《柜中缘》《拾玉镯》《大桑园》《花田写扇》等。
实践日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眨眼间便已经到了八月,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安康的气候较之平原地带多了些凉爽,少了些湿热,对于戏曲表演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每天的训练与表演,是要花费大力气的。八月初,汉剧知音实践团队再次前往安康汉剧团,采访汉剧省级传承人——惠桂芝老师。
作为多次到访的“不速之客”,汉剧团里的青年演员并没有多少惊讶,还是一如既往地训练,诺大的表演厅内开着空调,为他们的训练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我们一边在旁观看他们的表演,一边整理摄影器材与采访稿,等待惠老师结束她的排练工作。
惠老师一头干练的短发,举止间多少带着戏曲演员所有的优雅,同时又十分和蔼,非常亲切。采访的问题并不多,但是惠老师一点都不敷衍,反而细致地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我们不懂的地方细细讲解。
问起惠老师进入汉剧行业的原因,她的答案与王发芸老师相差不多,都是幼年时的热爱,“从小就爱、喜欢,没事了就在低下看、模仿,看那些戏以后回去就学。”也正因如此,惠老师被汉剧团所看重,十二岁便进入汉剧团进行戏曲表演的学习。无论何时,戏曲行当都是卖力气的地方,汉剧也不例外。惠老师在六十年代进入戏校,那个时候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条件并不好,没有专门的练功场,而是借用了安康武装部的大操场进行训练。“拉鼎”,在戏曲行业里面,意思是“倒立”,冬天的时候冰天雪地,学徒就要在操场上练习倒立,加之没有钱购买手套,所以满手冻包简直再正常不过,这样的场景对于现在来说难以现象,可是在惠老师那个时候,吃苦是没有办法的。
即便如此,对汉剧的执着不曾削减,反而更加刻苦地练功,“那个时候安康汉剧在安康非常的兴旺。观众都特别喜欢,一票难得。”老一辈的安康人都这么说。60年代的安康,看汉剧买票还要开后门,那时候一天是两场戏,每个礼拜天还要加演,观众对汉剧的热爱和渴求对比现在可见一斑。
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即便如此,戏曲的振兴仍然需要时间,“所以作为我们这一代传承人,就是想把戏曲要搞好,想多给孩子们传承一些东西。”在传承的同时亦有需要创新,比如汉剧曲目《拾玉镯》,惠老师告诉我们,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现有的国家政策,她把剧本中繁琐的地方去掉,又汲取了其他戏曲中的优点,赋予这个剧本以新的生命。在传承的方面上,惠老师还特别提到了陕西省原副省长徐山林,也是陕西安康的当地人,正是由于对于汉剧戏曲的热爱,90年代在职期间,对汉剧团提供了资金上的扶持,“在那之后我们有个‘汉调之光’的演出,第一次给我们拨了30万,第二次又拨了20万,总共拨了50万。每次大的活动徐省长对我们都很支持。”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戏曲之中,尽显人间悲欢离合,从十二岁至今,惠老师将人生奉献给了安康汉剧,也为汉剧的传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相信在未来,随着时代发展,汉剧之美会被更多人知晓,传统民乐文化,也必将创造更多灿烂!
中南大学“汉剧知音”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李忠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