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传承百余年,有多少曾经志在发扬汉剧的青年演员,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热爱着汉剧,戏曲的脉络早已深深刻在他们的骨子里。2021年7月底,实践团队成员陈佳炜,再次来到安康汉剧团,拜访汉调二黄国家级传承人王发芸,从她的回忆中,与汉剧相伴的几十年,如一幅画卷般,徐徐展开。
采访对象
王发芸,女,汉族,1941年9月出生,陕西安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调二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8年拜汉剧团艺人左玉贵为师,学习传统汉剧,主攻刀马旦,1960年拜京剧名旦尚小云为师,继承尚派艺术,此后又拜京剧名家刘平安、张玉昆等人为师。“现在我虽已退休,但仍然心系汉剧,愿将自己毕生所学传与后人。”
实践日志
七月底的安康,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蝉鸣声一阵又一阵地从路边袭来,尽管陕西地处高原地带,然而夏季依旧十分炎热。团队成员早早地赶到剧院,而此时汉剧团已经开始热火朝天的排练了,之前也提到过,再有一段时间,汉剧团就要进行一次比较隆重的演出,只可惜我们没有了如此眼福。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王发芸老师——汉调二黄国家级传承人,可谓是真正的戏曲界“国宝”之一。老师精神矍铄,尽管年事已高,但仍在孜孜不倦地教导学员排演。由于之前早已联系好,略作寒暄之后,王老师便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岁月匆匆如流水,转眼间,王发芸老师从事汉剧表演行业已六十年有余,几乎是将整个人生都用在了汉剧的传承、表演之中,也正因如此,她对于汉剧行业的理解非常深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与支持,王老师看到了戏曲发展的新希望,也在话语中透露出对汉剧未来发展的憧憬。
说是采访,其实更多时候是实践队员抛出问题,王老师在不断的回忆与叙述,老师和蔼可亲,我们也更能够放松下来,领会她话语中的意思。回顾七八十年代的汉剧,王发芸老师显得非常高兴,那时候戏曲正是发展的好时候,“戏曲艺术是非常非常的高峰期,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啊。”王老师如是说。的确,新中国初成立时,人们的娱乐活动并不丰富,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听戏唱戏就是最好的放松了,就像现在的歌曲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
兴趣是最强的动力,王老师能够进入汉剧行业,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我从小在西关小学上学的时候就爱唱歌,就爱蹦蹦跳跳。”因为幼年的活泼爱动,王老师得到了在过年时参加民间艺术汇演的机会,没想到后来竟得了奖,甚至在汉剧团的舞台上进行了表演。这样的奖励让幼年的王发芸感到兴奋,也对参加汉剧、投身汉剧表演有了更强烈的向往。恰逢当时的教育局局长与领导十分支持汉剧的发展,没有经过考试,便让这一批优秀的小演员进了剧团。也未曾想,几十年后,他们会成为汉剧团里最深厚的基础力量。
谈到自己的恩师时,王老师显得异常激动,她非常感谢自己这一生中遇到的几位师傅,比如京剧大家尚小云先生,尽管只跟着他学了一折子戏,却让王老师受益匪浅,甚至在之后学习与教导学员时会可以模仿尚小云老师的风格。“先模仿而后有创新、有自己风格”,在戏曲行业里,这个说法无疑是能得到证实的。没有各位师傅的教导与训练,难以有王老师的今天,“按我的条件,我个子也矮,形象也很一般,我就是展现不太好的,我用心,我就是一定要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一直在追梦,即使不能演出了,我就还是想把我60多年的舞台艺术传承下去。”一代老艺术家的风骨,令我们肃然起敬。
安康汉剧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王老师觉得,是剧作家、作曲人的严重缺失。“对于我们这些演员来说,原来是没有学过谱曲呀,最早都是师傅们口传的,师傅怎么唱我们学着演,后来才有谱子,有专门的作曲人。”对于以唱为最重的戏曲行业来说,没有谱子,只靠口口相传,是很难传承下去的。尽管现代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在查找资料时也找到许多记录汉剧音频唱段的媒体资源库,但是汉剧需要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没有合格的专业的剧作家,如何能够创新呢?而对于作曲人来说,“作剧的人要有安康的生活,还要懂得我们这个汉剧艺术舞台的规律,这样他写出的本子才能呈现在舞台上。”可见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首先就是要“了解当地的生活”。幸运的是,剧团里的老一辈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早已开始培养起年轻一代的剧作家了。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令我们的采访队员意犹未尽,王发芸老师的汉剧生涯光辉而璀璨,因为热爱,所以全身投入而不后悔,时代在发展,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戏曲文化传承,汉剧表演相信也越来越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与喜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也当为戏曲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中南大学“汉剧知音”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李忠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