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历峥嵘岁月,踏奋进之路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王姿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百年辉煌历史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精神力量。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为了更好地回望党的奋斗历程,学习党的历史,更加鼓舞斗志,激荡胸怀,2021年7月31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星火照山河”实践小分队成员来到了被称为中国历史三大革命摇篮之一的西柏坡,小队成员走进革命老区,回顾党艰辛历程,传承西柏坡精神。

上午9时,小队成员到达西柏坡革命纪念地,首先看到的是巍峨挺拔的西柏坡纪念碑,它建在众多景点的中轴线上,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中,碑身上“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字样遒劲有力,碑体顶部的五角星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昭示着新中国的蓬勃生长。拾级而上,被鲜花簇拥的“赶考”二字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一句的深刻含义,碑座周围的四块浮雕微缩了“党中央来到西柏歧、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

而后小队成员跟随参观指引来到了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进入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浮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浮雕上的革命领导人身姿挺拔,目光坚毅,满是对革命道路的坚定及对未来新中国的憧憬。展览馆内设十二个展厅,依自然山势分为上下两个四合院,陈列有大量的文物、照片和资料,系统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组织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让我们清晰直观地了解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主要活动以及新中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土地改革、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筹建新中国、赴京建国等一系列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词语以更加鲜活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对那段艰苦且难忘的岁月充满赞叹与遐想。展览馆整体以时间为序详细讲述了从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党中央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

给我们冲击力最大的是展览馆内陈列的三大战役期间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录,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一行行简短的介绍代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名录上烈士数量可晓,但革命道路上牺牲先辈不可数,我们不清楚他们故乡在何地,不知晓他们魂归何处,他们壮烈而又悲惨的一生仅以短短几行字呈现在我们面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抱着一腔热血,依赖着满怀的信念为后来者描绘胜利的蓝图。

展览馆广场汉白玉石砌成的升国旗台上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铜铸像,艺术地再现了我党历史上中央集体领导的伟大形象,五位书记英姿勃勃,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夺取更大胜利的信心。他们是团结的典范、民主的榜样和勇于胜利的楷模。位于广场南端的周恩来评语碑上刻有:“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字样,它揭示了西柏坡的伟大贡献和历史地位。

离开广场后我们前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诞生谱写的光辉历史。建国前中共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包括三大战役在内的一系列战役在此运筹和指挥,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道白色围墙使中共中央旧址貌如当年,旧址内树木郁郁葱葱,处处可见勃勃生机。董必武同志旧居每天第一个接待来者,四合院里有多种树木,一丛月季使这个小院富有生气,一棵海棠树和杏梅在收获季节更令人向往。小队成员而后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旧居及军委作战室、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地。最值得一提的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其内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和朱总司令的照片,两面墙上悬挂着党旗。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就在这里举行,毛泽东同志向全会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几乎汇集了我党、我军的全部精英。这次会议确立了中国革命由农村转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由农业国转到工业国的总任务和总途径,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

旧址内一间间土墙泥顶的小平房,一件件朴素整洁的办公生活用品,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时期的艰苦岁月,讴歌了领袖们在这里为新中国奠基的丰功伟绩。“青山一座立丰碑,西柏坡前访翠微。正气曾教天下折,新风再绽雨中梅。游人影剪千秋画,旧址情留万里晖。勿忘毛公双务必,征途望眼尽芳菲。”一座座小院深藏着前辈们的革命岁月与殷殷期盼,传递着家国天下的精神信仰。

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电视剧《大决战》有一句描述我党土地改革成功的台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不在手段,在于精神。”土地改革上是这样,在其他的历史事件上更这样,每一位革命先辈始终秉持着“愿如萤火,不惧黑暗;愿如草种,不惧生死”的大无畏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我们更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百年党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4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空谷绝响,灵魂涤荡
今天是来到甘坪的第二个星期,活动已经进行到了中尾声,比起刚来时的不适应、摩擦和压力,现在更多的是温存与回忆。其实抛开所有的不愉快,就这样一直和一群单纯、无邪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也挺好的。但可能人生…
支教,一场奇妙的旅行
七月九号,我随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支队来到甘坪中心小学。当我们所乘的大巴在离学校最近的一个岔路口因无法转向而让我们原地下车步行至学校时,我就明白,一场不一样旅程就此开幕。寻找快乐,快…
走进西柏坡,豫见新中国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百年辉煌历史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精神力量。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为了更好地回望党的奋斗历程,更加鼓舞斗志,激荡胸怀,7月31…
红色村遇新发展,小青梅变富贵梅
为深入学习党史并了解红色村的振兴之路,广东财经大学“潮”梦长兴队选择潮州市饶平县长彬村作为调研地点。长彬村是全省第一批“红色村”之一,也曾是全市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村,而如今已实现全面脱贫。一、…
绘京剧之美,领国粹之魅,传文化之精髓
京剧是我国古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更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精粹。那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各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京剧,大多只是听一些流行音乐,因此对我…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暑假收假查寝活动圆满结束
为准确掌握学生返校数据,确保学生返校安全,8月29日晚,文学院组织开展查寝活动。文学院党委书记严志谷,党委副书记陈敬道,副院长彭江浩,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参与此次活动。查寝过程中,各班班主任亲切询问…
用青春之声讲百年征程
历史铭刻记忆,精神力量永恒。南京中医药大学青春向党实践团的七位同学精心选题,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对讲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和打磨。但是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原定于深入社区、学校、街道进行线下宣讲的他们受到…
山理学子三下乡:“一缕阳光”实践团赴北郊镇“希望小屋”受助家庭走访
为深入了解“希望小屋”受助儿童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挖掘并关注该群体的发展性需求,山东理工大学“一缕阳光”实践团在学校老师帮助下联系的周村区北郊镇的邓家村、前沟村、大杨村、小杨村、管庄村、小赵村…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优秀校友寻访:李凌波
9月1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窝窝头”暑期实践团队对李凌波师姐进行了线上采访。采访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团队对李凌波师姐的工作领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在问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经历时,李凌波师姐…
中南学子支教调研:融青春激情,助乡村振兴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月1日讯】(通讯员:吴翌名)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凭借暑期支教的机会,深入农村,立足乡村发展第一线,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支教和实践两项任务,团队成员不断调整,出色完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