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赴安徽省石台县杜村村暑期实践团来到仁里镇杜村村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致敬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峥嵘岁月,实践队员来到仁里镇杜村村委会,在村长的陪同下,前往当地老兵凌天祥爷爷家中,拜访了革命老兵,访谈时代征程,丰富党性认知。
“那时候交通没有现在发达,到哪里去都是靠一双脚,村子里都没有路,还记得当时是参军那天走了好久的路程才走到县城里坐车入伍,现在的条件好多了,国家越来越强盛了。”摸着珍藏已久的纪念章,凌天祥爷爷同我们聊起自己曾经服役的岁月,谈起了当年的革命大生产。
凌爷爷热心地招呼着前来探访的实践队员,“快到家里坐。”爷爷和蔼地欢迎我们。凌爷爷了出生于1950年,1969年四月入伍,负责的是关键的战略物资运输工作。有着51年党龄的凌爷爷今年也获得了特殊的“光荣在党50年党员”纪念章。
凌爷爷说“金灿灿的奖章佩戴在胸前,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在我的眼里,这是一生中最美的纪念章。在我的心里,这枚纪念章是致敬、是激励、是责任,也是信仰的力量。”。
在参军期间,“狠抓革命,猛促生产”是当时的革命号角。“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火力,大办农业”当时,为了统一组织支援越南和统一处理有关援越的涉外事宜,周恩来总理决定,由中央、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国务院支持越南小组。同年七月,总参谋部又下达了组建10万工程部队援越修筑公路的预先号令。援越部队同越南人民一起,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越南北方的领土、领空,保证了援越北方的运输线的畅通,并使越南人民军得以抽调大批力量到越南南方作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越南战争的交战双方比拼的是后勤保障,而弹药、装备、粮食、饮水等紧要物资,主要是靠铁路、公路运输。虽说在后勤保障部队没有经历直面而来的血与火的考验,但却经受了部队这个革命大熔炉“艰苦奋斗”的熏陶。那时国家进入战备状态,以生产生命线为主,道路运输部队是其中的枢纽和核心环节。各军旅部队充分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随时准备对付武装挑衅,防止敌人突然袭击,高度重视生产工作,大力支持前线战斗。
“那个时候打仗真的是用血肉推起来的,还没来得及反应,就看着前面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们在交通运输线上,昼夜不停的在运输,更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说道动情处,凌爷爷的声音都在颤抖。同时我们队员细心的发现凌爷爷的手,因为当年长期保持姿势,同时不分昼夜的高强度训练,导致现在右手无时无刻不在抽搐,基本上不能够正常的活动。爷爷不仅吃饭也用左手,写字也是左手,不是因为习惯,而是必须适应左手来完全正常的生活,最近几年写字也更难了,因为当年落下的毛病,影响着现在的生活方式。但是爷爷说他从来都不后悔,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自己很光荣,很自豪。
凌爷爷后面服从工作调动前往后勤部的炊事班,在后勤保障方面,工作热情高涨,积极响应号召。同时,做着新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获得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还记得当时在训练的时候,往往都是在休息得最沉的时候,突然一声哨响,大家立即下铺,迅速收拾,楼下集合,雷厉风行,随时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那时候的我们,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使不完的力气,精神饱满,随时为党和国家牺牲一切,觉得自己无尚的光荣。”爷爷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军营生活,总是忍不住露出会意的微笑。
“生死之交是战友,常唱不衰是军歌,终身不悔是军旅,风雨不动是军旗,永远不变是军魂!”在凌爷爷的讲述中,先烈不再遥远,党性不再虚无,那些真挚的讲述将实践团队员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0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