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疫情防控不仅仅是戴口罩、勤洗手,生物医学仪器在核酸检测与隔离治疗中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钟南山院士曾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各项生物技术在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的研发和病毒的检测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今年暑期,我们团队就深入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了相关的社会实践。
医院实习
团队分四个小队去往医院不同的科室参观学习。
PART.01
在超声科,我们见到了疫情中常用的机器——呼吸机。在医生的介绍下,我们简单的了解了它的功能:控制或辅助患者的自主呼吸,减轻肺部的工作压力。之后在我们医生的指导下熟悉并完成了对呼吸机的调试工作。
PART.02
在放射科,我们参与了对CT(Computed Tomography)设备的维修。医生向我们详细地阐述了机器的工作原理,解释了机器每一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并对机器维修过程进行了讲解。在维修过程中,机器虽然只是坏了一个小部件,修理却需要换掉整个大模块。更换完成后,可能出现的新部件与老机器的软件不兼容的情况,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与机器依赖外国进口,国内无法自修有关。
PART.03
除了医疗设备,我们还参与了医院的常态化防疫的内容: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以及对医院新到货的设备进行消杀处理。从严从细落实医院的防疫管理。
参观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大型医疗器械的信息。超声科管理的200多台超声仪器(价格50万-200万)中,约有50%国产,而放射科管理的34台机器(平均价格1000万)中仅有二台是国产的。
我们为此深感震撼,进一步了解了医疗器械国内外的差距。我国有70%的医疗设备市场被发达国家占据,国内生产的医疗器械90%以上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档产品。
这种状况,不仅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不相称,我们也体会到数次大会提及医疗发展的原因,我国医疗器械的长足发展还面临比较复杂的挑战。
采访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幸遇到了一位曾经支援武汉的医生。于是我们就抗疫和医疗仪器两个方面做了采访。
抗疫:南京疫情的应对明显要优于武汉疫情,各种工作都有条不紊进行,对人民生活、社会生产的影响都降低了很多。
医疗仪器:目前我国的医疗仪器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并不断拓宽已有的领域,但是在高精尖及研究类仪器方面还有不足,软、硬件发展不均衡,总体创新性还不够。
在校抗疫
南京疫情爆发初期,团队成员就积极加入学校核酸检测志愿者行列,负责核酸检测前的信息填报工作。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检测工作额外艰巨,人数众多的待检人员让整个现场有点混乱。好在志愿人员及时引导,加上对流程的逐步掌握,现场的检测速度也越来越快。当最后一位待检人员离场时已是午夜,我们长舒一口气,同时为能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开心。
此后学校又组织了多次全员检测。7月29日的第三轮检测与8月1日的第四轮检测,我队队员战桐、李辰参与了现场工作。她们身着防护服,在全身被汗水浸透的情况下,仍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为待检人员的通行提供了便利。
除了检测工作之外,小队成员还参与了校园督察活动。小队成员战桐参加了校内巡逻任务,提醒校内人员出行做好自我防疫;小队成员胡泽参与线上统计任务,核实当日信息上报工作并通知未及时上报学生。
志愿既是行动,更是一种精神——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志愿精神,包括但不止于疫情,在任何需要我们的时间,我们都应该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理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光荣。这样全国上下一心,携手共进,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打赢这一次抗疫战争虽不容易,但绝非难事。
我们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背靠工科、面向医科,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时代赋予的光荣责任,在立足当下、积淀知识的同时,要勇于开拓创新,做有锐气的新时代大学生,攀登科学创新的高峰,见证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3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