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喜欢的,坚持热爱的
起初徐颖学的并不是护理专业,而是财务管理。学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慢慢地,她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财务这块地方。家人的支持和自己对医者崇高的敬畏鼓励着她,于是,徐颖毅然决定遵从内心选择护理专业。
事实也证明,这次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多年之后,她仍旧感激当年自己一刹那的“冲动”,让她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怀揣热爱,等于拥抱幸福。
找到兴趣后,徐颖一直在努力向着自己心目中的白衣天使靠近。大学期间,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没事儿就往图书馆跑,以至于同学都调侃道图书馆是她第二个家。其实在她看来,这些知识储备都在为成为一名专业护士铺路,她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不能是为了考试而背书,燕尾帽是神圣的,自己得配得上它。
我们的热爱来源于自我实现,它关乎欲望,如成就感、荣誉感;又关乎内省,如对卓越艺术的虔诚信仰,对更优美精准呈现的单纯向往。徐颖对其的追求,也在大学的一点一滴中呈现出来。期间,徐颖参加了浙江省的红十字救护大赛,代表舟山去杭州比赛,前期充足的准备让他们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最终代表浙江省去参加了全国的比赛,她回忆道,当时每个城市都派出了自己的队伍,比如澳门、香港、新疆,台下座无虚席,场面非常壮观。虽然最后没有获奖,但是她依然很开心,去内蒙古比赛对她而言是一次珍贵的历练,大家也尽自己全力进行训练了,过程远远比结果更加重要。
毕业季的夏风带走的只有那遮不住的热意,吹不散留在学校里无数美好的回忆。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也许在东科这方土地上,徐颖早已埋下了她对未来的期待。
于生老病死中坚守初心
护士这份职业,常年在和死神打交道,医院所在,尽是人情冷暖。徐颖感叹道,“生命真的太脆弱了。”
就在采访的前一天,大概半夜三四点,她在呼吸内科值夜班的时候,突然送上来一个病人,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爷爷。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送上来的时候爷爷已经面色苍白了,就得立即开始抢救。这也是徐颖工作后参与的人生第一次抢救。虽然平时书上的理论介绍很详细,对这些操作徐颖也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但理论和实践毕竟有差距。当时主任叫来几个医生,大家在心肺复苏按压时,徐颖就在旁边推让心脏收缩的一些药物。通过这次抢救,徐颖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有限,一些操作、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真的有待加强。虽然之前在另外一个科室也有碰到抢救病人,但是当时是带教老师一步一步带着她,所以觉得抢救没有那么可怕,而这次是她第一次一个人抢救,差距还是很大。临床上碰到的突发事情实在太多,上阵还需磨枪,徐颖认为平常真的需要有待加强一些操作,练就一个强大的心脏,才可以从容应对这种事情的发生。
人们常说,护士每天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早就已经看淡了生死。徐颖认为生命消逝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但是有时候看开一点,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在身上插满管子,每天靠着药物来维持残存的生命,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现在大多是子女想尽一份孝心,有能力就要救他们,让他们能够多活一点时间,而老人想安然走完后半生,不给儿女的生活带来压力。她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对错。关于生死说简单却也复杂,但不能过于悲观地看待这件事情,最好把它想象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医院对抗着生命无意义论,而护士则是从死神夺回生命的第一战士。只求奉献不求回报一直是他们心中的骄傲,超负荷的工作连着疲惫的心,她们自始至终想的还是病人的安危。“我明白这身白衣代表着什么,我也会坚守当年选择这个专业的初心。”徐颖向我们诠释了她作为护士的那份责任。
平凡世界的不平凡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上。”这是徐颖给自己的承诺。
庚子年的春天,新冠疫情肆虐大地,一名又一名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报名前往武汉支援。这次疫情来得很突然,当时是二零一九年年底,徐颖还在ICU实习,疫情初期,大家都在讨论感染的前期症状是发热发烧。她正好那时发烧了,科室让她去做核酸抽血,她回忆当时等待结果的时候,内心还是恐惧居多的。
谈及新冠疫情期间,抗疫护士冲锋在前的时候,徐颖也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佩。那些抗疫医务人员每天都要穿戴一整套防护服,目镜压得脸上全是印痕。当时虽然说是冬天,但在封闭房间里面还是会很热,其实是非常辛苦的。杨颖说道他们的医院其实也有好几个去武汉支援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当时有拍支援的一些照片,让她觉得印象还蛮深刻的。在抗疫前线,每天要洗好多好多遍手,必须要穿戴好防护服,再加上每天面对自己的心理压力,心理和生理压力的双重煎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这也让杨颖认识到了护士这份职业的崇高和艰辛。对此,她表示,如果以后她真的有能力,她也会愿意站出来尽自己的一份力。如果不能的话,她就在后方好好干好自己的工作。
这是徐颖对自己的一份承诺,也是她对护士这份职业的承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9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