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愿做那个手持火炬努力奔跑的孩子

来源: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黎章旺

盛夏骄阳,蝉鸣不绝,2021年7月20日,我带领“薪火承梦”暑期实践队从南昌启程,前往江西省德兴市。参观革命遗址,探访历史英雄,调研基层民情……就这样,追寻红色足迹,传递红色薪火的帷幕徐徐展开。

为什么来到德兴?我想,是冥冥中的使命感在召唤着我。

我的家乡,便是江西省德兴市,它不仅是“铜都”,也是红色革命圣地。从小,听着长辈们的谆谆教诲,方志敏、粟裕烈士以及无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印刻在我的心底。长大后,足迹踏过他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我逐渐对他们的无私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梦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位顶天立地、奉献祖国的男子汉。

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江西人,是革命老区的传承者而自豪,红色精神也始终激励着我不断前行。高中毕业后,我成功考入南昌大学修读临床医学专业,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虽然远离了家乡,但我对家乡的牵挂没有放下。大一暑假期间,我偶然发现家乡的一处革命遗址被冷落,甚至成为乡亲们摆酒席的去处。这深深触动了我,也成为我探索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地之道的初心。

古语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队长,为了此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提前做了许多功课。从前期的活动策划、新闻宣传安排,到中期的记录纪实、活动举办、经费统筹、安全保障,再到后期的报告撰写、新闻宣发,我都提前做好了规划并且全程参与。在一次次的开会交流中,我和队友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努力丰富活动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队友们最常看见的画面,便是我扛着相机在跑。从红色廉政文化教育馆、三百烈士纪念亭、广财山挺进师革命遗址,到基层民情调研,我的相机从未离身,因为作为红色文化记录者,我不想错过每一处革命遗址。

在实践过程中,有许多画面令我感动。我们在德兴市第一中学的高三(四)班开展了党史宣讲。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为党和祖国写下祝福,写下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留言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从字里行间中,能够看见豪情万丈、青年热血。我还感受到了德兴人民的善良淳朴、热情好客,当我们在调研途中迷路时,他们热心地帮我们指路;当得知我们要参观爱国教育基地时,免费为我们讲解;当我们咨询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现状时,耐心地我们答疑解惑……七天的实践活动有许多值得纪念的点滴,和同学的打打闹闹,我们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一起看初日东升,繁星满天,我们都坚守着传承红色基因的初心,努力为团队作贡献。

鲜花和坦途,并非奋斗之旅的全貌,困难与挑战也是常态。负责统筹规划全队的各项事务,事无巨细,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但正如尼采所说的那样,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虽然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当地许多居民的普通话不太熟练,导致出现沟通交流障碍,由于交通条件不够便利,在外出调研时,我们只能借助公共交通工具或请求当地村民载我们一程,而在党史宣讲活动筹备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投影仪损坏,话筒不够用,场地太狭小等难题,在宣讲时需要克服紧张情绪,将党史讲得准确,讲得生动。即便困难重重,但我们始终没有打过退堂鼓。我心里憋着一股劲,心里想着,既然来了,就要把事情做好,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待,也不能辜负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和队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参观了6处革命遗址,2处爱国教育基地,举办大小党史宣讲活动34次,建设暑期实践基地1处,在新华网、大江网发表国家级及省级报道5篇,收集、整理并汇总了上万字的党史素材和基层民情,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称赞,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实践活动结束后,我的脑海中还是会常常浮现实践时的场景。自从步入大学校园,我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理想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不断地思考“热爱”一词的含义,并不断探索自己所热爱的事情,所热爱的事业。通过这次实践,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在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我邂逅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守望烈士英魂52年”的老党员程樟柱。程爷爷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一直坚守在纪念馆,自愿当一名义务讲解员,常年驻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人、一座馆、一份忠,失明老人半世纪的坚守。他曾说“因为信仰,所以‘看见’。”程爷爷热爱他现在所做的事情,还将继续热爱下去,不管是当初的那个年轻小伙还是如今的桑榆暮年,他始终热爱着、坚守着,不忘初心,他用半个世纪的时光,以一片赤诚之心,凭一腔热血激情,宣讲红色故事,将他自己的一身都奉献在了故乡纪念馆的讲解事业中。这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坚守,是无私奉献、坚贞不渝的伟大精神。我听着程老的讲解,站在他身旁,年迈的身躯拄着拐杖依然有些微微颤抖,但情到深处时他依然会用手做着手势向我们比划着他眼中的故事。那个时候,他比我们任何人都看的清,比我们更年轻。

三百烈士纪念碑上 “笔架山高马溪水长,死难烈士万古流芳”的题词也告诉了我答案。86年前,300名红军伤病员及部分医护人员来不及转移,面对凶残的敌人,他们英勇无畏、誓不投降,耗尽所有弹药,甚至用拐杖和石头对抗敌人,最终遭到残忍杀害。时光如梭,曾经可爱的生命和音容笑貌早已淡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默哀之时,我不断对自己发问,不断反思自己,当今的美好生活,都是无私奉献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所铺就的。而我们作为后辈是否珍惜了现在,并且像他们一样,为我们可爱的中国奉献自我呢?作为医学生,我日后定要德高医精,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说:“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仍记得在调研过程中,不断有当地居民满怀期待地对我们说:“德兴是个好地方啊,希望你们能够把德兴的红色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受到鼓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我始终认为,人绝不能虚度此生,而是应当成就一番事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愿意做那个手持火炬,努力奔跑的孩子,在最美的年华用汗水浇灌未来,传承红色薪火,为祖国、为人民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雪中小分队开展“后疫情时代您如何看待文化自信”社会实践活动
为聚焦青年发展,了解青年思想,机电工程学院雪中小分队于8月25日发布以“后疫情时代您如何看待文化自信?”为题的问卷开展调研。问卷发布前,实践队队长荣国梁主持召开了问题征集会议。在会议上,全体实践队…
雪中小分队:网络文化调查
为探寻网络文化观念发展变化,统计网民的网络使用情况,深入了解新时代社会网络环境现状,机电工程学院雪中小分队于8月25日到27日开展“网络文化观念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问卷的形式开展,由队长荣…
浅谈中国近现代外交
中国在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就开始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成为列强角逐的对象。中美关系最早要追溯到1844年,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美国趁机与中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在之后的一系列侵…
雪中小分队:网络文化观念调查
为探寻网络文化观念发展变化,统计网民的网络使用情况,深入了解新时代社会网络环境现状,机电工程学院雪中小分队于8月25日到27日开展“网络文化观念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问卷的形式开展,由队长荣…
长安大学暑期实践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政府个人实践
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8月16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段成章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马坪镇政府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政府公务人员进行工作,并做好各办公室的卫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本次…
长安大学暑期实践湖北省随州市马坪镇政府个人实践
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8月16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段成章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马坪镇政府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政府公务人员进行工作,并做好各办公室的卫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本次…
湖北省随州市马坪镇政府个人实践
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8月16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段成章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马坪镇政府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政府公务人员进行工作,并做好各办公室的卫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本次…
投身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识当前的乡村状况,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小太阳实践服务队的四名队员于2021年8月1日至8月8日分别在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展开了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前…
走进“石林会议”旧址,立志传承赤色基因
走进“石林会议”旧址,立志传承赤色基因——公共管理学院“学史力行”实践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激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
薪火实践队召开实地调研出征仪式动员会
为进行云上重走长征路的总结,汇总宣传情况,明确第二天的实践路线和实践出行方式,薪火实践队于8月25日召开云上总结及调研出征仪式的动员会,实践队全员参加。会议伊始,实践队队长田鸽对于会议的主要内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