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家乡行实践队:走进六安瓜片原产地,体验传统茶文化

来源:家乡行实践队 作者:家乡行实践队(彭忠阳)

8月27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行实践队走进六安瓜片原产地六安金寨进行学习调研,感受传统茶文化。

上午9点,实践队来到了位于神奇的北纬31.5度的茶园,此处衣山傍水、云雾缭绕,可谓好山好水孕育出好茶。但由于已过六安瓜片的采摘时节,我们未能亲自体验采茶工作。六安瓜片为每年谷雨前后采摘,一般来说,每年的4月20日前后是采摘高峰期,五月一过,也就不再采摘,为保证来年茶树品质,进行留园,夏秋茶同样不采。

下午,我们去到当地的博物馆,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六安瓜片的制作过程。六安瓜片在炒制上吸收了很多松萝茶、皖西大茶的做法。“灶:置铛二,一炒一培,火分文武”。现在六安茶的传统制法中,仍是灶上连放两口锅,一口用于杀青,杀青后将荼叶扫人第二口制中整形,这种做法发端于松萝茶。而六安爪片杀青整形的过程中,普遍用“笤帚”辅助,这其中也有明代炒青工艺创制初始时。人们用“手加木指”进行翻炒的影子。加之后来的皖西大茶鲜叶偏粗老、锅大、投叶量多、温度高、用手翻炒杀青十分吃力,于是改用竹丝帚或苕帚作为翻炒工具,边炒边拍。

据介绍,瓜片最具特色的“拉老火”工艺,其源自皖西大茶加工中的“干烘”。大茶的原料连枝带梗,梗中水分不宜透干,故最后需要通过拉老火提香、足干茶叶。经过“拉老火”的茶又有“干烘茶”的称呼。就这样,皖西大茶中采用苕帚炒制、拉老火被同时代的六安梅片吸收过来,并推到极致,最终体现在六安瓜片的制作中。

通过此次对六安瓜片原产地与生产过程的学习调研,使队员们体会到一杯小小的瓜片茶,透见着整个炒青工艺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这其中,更有一个时代的市井俚俗,有一方水土的山川风物,有工艺的几经变迁,有人情的代代相传。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更有义务去弘扬、传承传统茶文化与其他众多民族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重走长征路之松毛岭
重走长征路之松毛岭7月14日上午,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红色龙岩”实践队来到了松毛岭,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首先我们来到了松毛岭纪念园。纪念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革命基点村蔡屋村。为…
“踏淮塔,忆党史”实践团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追忆共产党历史征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信控学院“踏淮塔,忆党史”实践团成员于7月11日下午3时前往徐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前期,团队成员分工明…
老有所依,情系滕头 宁大学子赴滕头调查学习
2021年7月,宁波大学“人文·力量|老有所依,情系滕头——人文与传媒学院赴滕头村调查小分队”在“浙江第一富村”滕头村结束为期11天的社会调研,深入学习了滕头村的绿色生态产业以及康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滕…
手握星火,红情筑梦一-中国矿业大学 “手握星火,红情筑梦”实践团筹备会议
手握星火,红情筑梦一-中国矿业大学“手握星火,红情筑梦”实践团筹备会议7月21日,第2021届中国矿业大学“手握星火,红情筑梦”实践团筹备会议在杏苑一号楼A2011正式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手握星火,…
图书馆里的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返乡社会实践2021年7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定州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展开进行。团队成员王雨桐、刘煦悦、乔嘉璇、邓岩、解梦杰、赵梦丝、胡紫轩前往定州市图书馆进行调研。第…
带你走进陶瓷的世界
在第二站,文兴凤城队前往颐陶轩和枫溪陶瓷城感受陶瓷的魅力,经过对颐陶轩的了解,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陶瓷文化的渊博;紧接着,我们前往枫溪陶瓷城,对枫溪陶瓷的文化进行访问调查。目的旨在通过对枫溪陶瓷的…
三下乡之魅力潮州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在潮州36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15个村居遍布全域,乡村是潮州的主体,乡村兴则潮州兴,乡村强则潮州强。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
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
有种精神叫革命,有种力量叫传承。忆往昔峥嵘岁月,艰难刻苦却熠熠生辉的抗战,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为了追求站起来的自由,进行了多少艰苦卓绝的抗争!而今,天亦有情,为了缅怀那些民族脊梁上深深刻下的血泪…
华中农大学生走进麋鹿自然保护区,助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夏阳斜。社会实践队八人抵达了位于石首的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附近,并于7.16下午继续开展了样线的调查,下午骄阳似火,实践队伍决定于四点半出门开始调查,因出门不久便降下倾盆大雨…
农旅融合,乡村振兴——镌于红色土地上的财富密码
(指导老师:尹华容、史崧正通讯员:夏思琪,吴昕玥)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文明瑶族乡沙洲农业示范基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其大力推动生态、绿色、有机产业发展,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