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甘为幕后默无声 洒向校园皆有情|南航“留声南航”团队前往揽翠苑开展访谈活动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风清绿树掩映,花香碧草装点。7月13日,传承校史,留声南航团队走进揽翠苑,一栋栋住宅楼便映入眼帘,南航的前辈们就居住在这里,团队这次采访的几位老者,都在学校后勤岗位上工作了大半辈子,对自己曾经奉献过的岗位,点点滴滴他们都如数家珍。

我们刚刚坐定,便打开了话匣子,那神情已然表现出他们对南航的那份眷恋与怀念,他们说:我们虽然不是站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只是服务师生的后勤人员,但我们的舞台却包罗万象,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我们不仅要从经济上、物质上保证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要为师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家庭般的温暖。

后勤一片心,服务无止境。老人们说:当年学校食堂的条件非常简陋,木质结构的建筑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厨师们既要掌握烧菜的火候,还要时刻注意火势燃烧的高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真是考验人啊!可是我们的炊事人员们,硬是用那一口口大铁锅,做出了适合师生不同口味的饭菜。厨房热,炎夏的厨房更热,尽管有几台电风扇不停地吹着,但仍无济于事,汗水不停地擦,不停地往下流,一餐下来,毛巾都能拧出水来。尽管这样,师傅们对饭菜的精益求精丝毫不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线师生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食堂发生了今人欣喜的变化。学校食堂的变迁,也成了我们南航发展壮大的缩影。现在,学校多个各具特色食堂的打造,为师生们提供了选择性强、更加便捷的服务窗口;现代化的烹饪蒸煮设备的不断完善,给厨师们提供了极大的施展厨艺的空间:不断优化的食堂环境,为师生们提供了舒适的就餐氛围:中央空调的配备,大大改善了后厨的工作环境:食材从选择到采买,从半成品到成品,从消毒到摆放,流程严格,力求规范化:同时,每个食堂根据学生的喜好,不断调整菜品,还定期对炊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后勤管理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也不断提升。这一切的一切,与校领导对后勤工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学生第一,学生至上,我们的辛勤付出,也得到师生们的默默尊重。

几位老者对学校通讯设施的不断升级也深有感触,我们南航前身为3918部,对外有保密性质,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开始培养飞行员。当时电话为双线人工交换。先打到总机,再由接线员插线到实验室等地。传输非常缓慢,打一个电话需要一天才能打通,如果是国际电话,那就需要更长时间。那时的传输系统是有限的,从南京到北京只有一趟线路,一条线上最多架四层四条,共16条线路。面对通讯需求量的增加,而长途电话时间跨度太长,给师生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当半自动交换一出现,校领导第一时间,就在南航本部北门设了地下增益系统。虽然价格昂贵,但为师生们打开了通讯的方便之门,解决了通讯难的大问题。此后,无需人工的全自动交换,传输变成了光纤,集成度高了,但抗干扰性能差,通讯范围小。一进入无线通讯时代,我们就把通讯范围扩大为10km,并进行了分散式控制,这样,增强了稳定性,加强了有效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当时为方便学生学校还在每个宿舍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后来电话网络融合,人人都有了手机,真是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一年一个样!

听了他们的讲述,我们对这些用奉献装点校园的后勤工作者们肃然起敬。事无巨细,服务无边“老后勤”们的讲述,也让我们感慨不已。一个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感等美德: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向往学习,扩大知识面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智能:而良好的后勤保障设施和规范的管理度,有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后勤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管理行为,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后勤工作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我们学校的后勤工作者们,就是为我们付出辛苦,让我们品尝香甜的蜜蜂。致敬,南航的后勤工作者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8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公师致公,润土无声调研队实践心得
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远超过往,公费师范生越来越成为高中生们毕业后炙手可热的选择,尤其是当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教师岗位因其工作性质稳定,工资水平不断提升,更是成为了报考志愿…
公师致公,润土无声调研队实践感悟
此次暑假期间,我有幸和几位伙伴及师姐一起,共同进行公费师范生相关的实践调研活动。公费师范生近几年成为了一个比较火的群体,在最初签合约的时候就有了就业保障,每一位毕业生毕业即就业,且有编有岗。不…
疫情防控-小门亭的坚守
2021年8月15日上午,医药学子“探望空巢老人,心手相连齐向党”实践团探望了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御景豪庭小区的李学义老党员以及门卫张振国老人。张振国老人是在2018年成为御景豪庭小区的门卫,在2020年春节,全…
老党员眼里的社会变迁
2021年8月14日上午,医药学子“探望空巢老人,心手相连齐向党”实践团探望了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北百板村的肖续盘老人。肖续盘老人是一位党龄超过四十年的老党员了,从她身上,我们的队员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73岁老党员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2021年8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子“探望空巢老人,心手相连齐向党”实践团来到安徽省亳州市段庄村,探望一位73岁的老党员段心付同志,通过与段爷爷的交谈,了解到了基层党员在抗击疫情以及宣传疫苗接种过程…
“食品营养与安全中国行”:食品营养安全知识进社区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饮食健康安全以及均衡营养膳食的认知情况和关注度,同时,促进居民食品安全观念的形成并接受基础食安知识,“食品营养与中国行”暨“三下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杨凌周边居民饮食营…
2021年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暑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
探望空巢老人,心手相连齐向党
2021年7月21日上午,医药学子“探望空巢老人,心手相连齐向党”实践团联合医药学子“循红色足迹—革命英雄的峥嵘岁月”实践团去探望居住在市南区香港中路电业公寓的老党员王启开同志,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
历史留声进社区 情到深处皆是爱|南航“留声南航”团队前往“南山园”敬老院开展活动
历史留声,穿越悠长岁月绵延至今,感怀过去,重现往昔年代之质朴初心。本期,团队以“社区的历史留声”为主题,前往南山敬老院展开系列活动。7月11日上午,团队一行六人来到位于市郊的南山敬老院,这里环境优…
公师致公,润土无声调研队第三次线上会议
为对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总结,进行实践报告撰写的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师致公,润土无声调研队于8月16日晚20:30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第三次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由队长贤璐主持,调研队队员们积极参与。会议开始…